创设运用教学情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5003 浏览:149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教学论以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语文教学需着意于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育,都要以一定的情感为基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创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情境,使教学富于情感,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深刻领悟作品的气韵与灵动,愉快地进入知识王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鉴别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重视创设情境,更是大有裨益。作为教师,真正诱人的课堂魅力和教学风采在于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的那种美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的气氛,那种使学生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和学习意识。由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地去阅读、探讨和钻研,才能在学习中处于主动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其思维,使其积极介入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创设教学情境,应立足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激发学习,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以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使语文课堂成为既让学生明智又促学生动情乃至“我欲将行”的课堂。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课前巧用导语,使学生产生共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假如一个教师上课时只是干巴巴的开场白,或者是须生常谈、千篇一律的套路,往往会使学生以一开始就感到厌倦。而出色的导入则能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捉住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因此,老师在上课时不要忽略导入新课这一小环节。
我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上同一篇课文《狼》,在1班,我进入教室后,直接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文XX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狼》这篇课文。”有部分学生默默地打开课文,没有任何表情;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打开课文,而在那里玩弄他们的笔……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很久都没提起兴趣。而在2班,没上新课前,我先让学生做活动:1.说一说有关狼的成语;2.收集有关狼的谚语;3.讲一讲有关狼的故事。这个活动吸引了学生,他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投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后面的课堂教学进展得十分顺利。所以在上新课之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导入”这一小环节,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导入方式。

二、课中善设不足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愤”、“悱”状态是教师调动出来的。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不足,引导、吸引学生的留意力。除此之外,老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有疑,培养学生的不足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发现不足、思索不足、解决不足,成为教学过程中主动的介入者和知识的探求者。如上《七根火柴》时,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以文中找出不足,并提示学生可以以小说的三要素来找。如:文中有“我”和无名战士,到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以“七根火柴”为题?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文中以什么为线索来贯串全文?这些不足的提出,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在交流之中更好地掌握了课文。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粗看上去都很好理解,假如学生不去深入阅读,自然提不出不足,即使能提出,也是比较简单、肤浅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章的环境中,启发他们积极思索,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尾巧设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一堂好课,不仅要有好的开端,而且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应该“慎终如始”,争取达到“课将尽,趣犹存“的效果,以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师设置情境时,要特别尊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尊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尊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将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探讨新知识的兴趣。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不足:鲁提辖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确有大快人心之感,但在当今的法制社会里,鲁提辖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吗?应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上鲁迅的《鹞子》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不足:学完了在这篇文章,我们感受到文中的“我”因未能补过而埋在深深的悲哀之中,同学们能对文章中的“我”说些什么吗?通过创设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足,让课堂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语文课堂上善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效果的主要策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涛起伏而活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以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