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阶层再生产预演一项对H市两所高中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6357 浏览:179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促进教育在社会阶层间的均衡分布,调查发现,学生的教育获得与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存在对应关系,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子女保持着教育获得的上风。现代社会,教育获得与个人的社会阶层定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获得未来社会阶层地位的必要手段,因此,教育获得在各个阶层之间的不同等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预演了社会阶层的再生产。本文通过对教育过程的挖掘,发现教育获得与阶层背景之间的对应关系包含着隐含于教育过程中的一整套机制与策略,通过这些,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再生产了现存的社会阶层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高中阶段作为大学教育的准备阶段,在个人获得高等教育并进而影响未来社会阶层定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了高中这个教育阶段,以H市两所学校为样本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吸收和鉴戒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深化对教育过程的挖掘,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教育场域探讨社会阶层再生产的机制与途径。在我国,学校分流首先是一种由国家利益主导的制度安排及长期历史变迁的结果。在国家有意识的利益导向下,重点学校和普通中学的资本获取和动员能力不断分化。重点中学更轻易获得政府各种教育资源投入以及相关政策倾斜,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成功地将这种制度资本转化为学校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而普通中学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在教育资源悬殊的情况下,不同学校长期形成了与其教育地位相一致的一系列学校文化。调查发现,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和学生呈现的文化差异对应了来自相应阶层教师和学生在家庭中习得的文化惯习,而家庭中阶层惯习的习得又是家庭资本长期投入和转化的结果。从家庭角度观察教育过程中的阶层再生产,我们发现上层家庭往往能够成功地将其丰富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为子女的文化资本并进而获得优质的学校教育;下层家庭不仅缺乏各种形式的资本,而且这种资本转化能力弱,子女更轻易分流到普通学校。上层家庭中各种资本转化为子女的教育投资适应了学校的文化需求,学校教育依靠的正是源自上层家庭成员各种资本转化为与学校文化相适应的文化资本。显然,下层家庭的学生在这种资本转化和适应学校文化过程中处于弱势,他们不得不付出了比上层学生更多的努力,即便如此,在学校内部的分层策略下,他们往往处于学校分层秩序的边沿地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教育选拔和分流掩盖了家庭资本数量及其转化能力与学校分层等级具有的对应关系。同时,学校内部也在不断地制造与社会阶层相一致的等级,这种制造过程同样掩盖在学生不同的禀赋、努力和欲求导致的结果之下。学校不断制造“好生”与“差生”的角色分层、“好班”与“差班”的班级分层,“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学科分层等等。各种形式的学校内部分层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对应关系似乎是学校教育自然产生的结果,实际上,学校通过隐蔽的、不为人们察觉的方式强化了这种分层对应关系,介入了社会阶层的再造,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规训手段强化学生对于这种等级制的认受。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尽管高中的教育获得不能决定学生未来的社会阶层地位定位,但是在这个教育阶段,各个阶层的子女已经开始了明显的分化,这种分化延续和强化了教育的社会阶层不同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再生产了社会阶层。教育的社会阶层再生产掩盖在家庭和学校的一系列教育策略中,学生的教育地位获得既是家庭资本转化的结果,也是学校分类教育的结果,而学校的分类术依据又是隐藏在社会阶层背后的文化基础。学校教育与家庭背景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对应关系,共同把学生推向设定好的阶层活动|教育教学论文|轨道。至此,我们通过对国内两所高中的研究在一定范围内检验了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关键词】:阶层再生产教育过程文化资本惯习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8ABSTRACT8-14第一章研究缘起:对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研究的述评14-28一、国外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实证研究15-20(一)教育是职业地位获得:布劳-邓肯的开创性研究15-16(二)教育门路上谁会掉队:来自于国别的比较研究16-19(三)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转向19-20二、国内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实证研究20-26(一)由同等到倾斜:教育分层的趋势研究20-21(二)由阶层地位到教育地位:教育分层的机制研究21-24(三)高等教育获得的阶层差异24-26三、研究视角:从高中阶段教育过程发掘教育与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关系26-28第二章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28-47一、教育的选择功能论28-31二、教育的再生产理论31-32(一)生产关系再生产机制31(二)文凭制度理论31-32(三)文化再生产机制32三、学校作为阶层再生产的工具:布迪厄对法国教育场域的研究32-35四、核心概念:阶层与资本35-40(一)阶层及其划分35-36(二)与阶层天生|教育论文网|相关的要素:资本、策略及规训36-401、资本及其形式36-382、策略38-393、时间、空间与规训39-40五、研究框架40-41六、基本命题或问题41-42七、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说明42-47(一)结构式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43-44(二)半结构式访谈对象基本情况44-46(三)观察资料基本情况46(四)文献资料基本情况46-47第三章教育分层体系中的两所学校47-96一、教育分层等级中的两所高中——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47-56(一)普通中学第三十二中学49-51(二)重点中学第六中学51-54(三)两所高中的教育阶层辈出率54-56二、学校的权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56-84(一)制度分割与学校地位分层:权力主导下的教育不同等56-631、教育城乡分割制度的形成及其强化57-582、重点学校制度的历史变迁58-63(二)学校社会资本:社会影响力背后的经济差异63-69(三)学校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以及校风和学风69-841、学校的文化产品69-702、学校的校风与学风70-84(1)学校管理的“行政层级控制”70-72(2)教师的“相对剥夺感”和职业认同72-77(3)学生的学习风采|教育论文网|77-79(4)学生的阶层意识、人生价值观与职业追求79-84三、学校中无所不在的规训84-95(一)时间的切割管理84-87(二)空间管理87-88(三)渗透日常生活的纪律88-95四、本章小结95-96第四章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96-150一、两所学校学生的社会阶层背景97-99二、家庭经济资本与子女教育获得99-115(一)教育消费的阶层差异100-108(二)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108-1151、父母工作性质与对自由时间的支配109-1122、家庭文化环境的营造112-115三、家庭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115-139(一)家庭文化资本的阶层差异116-119(二)文化资本的传递与学业成就119-1391、教育抱负、家长期望120-1272、语言的培养127-1323、教育方法、价值观的传递132-1364、家庭成员共同介入文化活动136-139四、家庭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139-147(一)家庭内的社会资本140-142(二)家庭外的社会资本142-147五、本章小结147-150第五章学校教育与学生分化150-186一、学生班级分层的阶层含义150-158(一)学业成就分层及其社会阶层背景151-154(二)组织资源分层及其社会阶层背景154-157(三)班级分层、高考升学与学生阶层背景157-158二、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等级分类及其社会分层功能158-184(一)知识等级化的社会分层功能160-165(二)知识分配的阶层差异165-1841、教学语言模式隐藏的等级165-1672、学校的策略:因材施教掩盖下的等级分类167-176(1)考试:得心应手的分层工具168-173(2)分班:人为的等级强化173-1763、教师的分类图式:等级化的教育交往176-184(1)标签形塑的准阶层身份177-179(2)权力操控的知识分配179-181(3)区隔化的空间安排181-184三、本章小结184-186第六章结论与讨论186-192一、主要结论和贡献186-190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190-192参考文献192-200后记200-201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20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