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5291 浏览:185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激发教育的内在生命因素,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宗旨的教育理念。艺术与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在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音乐一样超越时空,沟通生命信息。音乐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神奇的效应成为生命世界的共同语言。各具体学科都有关于生命教育的独特的内容和方式,生命教育的实施和实现一方面取决于生命教育理论的研究和生命教育基本问题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种具体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以及各门学科对生命自身的感悟及表现,尤其对于与体现生命本真的艺术类课程更是如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综合地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等多种研究方法,鉴戒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等研究成果与方法。以音乐教育学科课程与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核心,以生命教育的本体论解读和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特征为两条主线。以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为切入点,考察音乐教育和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集中探讨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模式、目标、内容与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提出生命化音乐课程的得以实现的学校条件与社会条件,突出问题的针对性,增强研究的实践性,为生命化音乐教育在教育实践领域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建议。生命化音乐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得以实行的重要途径。论文第一部分以大量实例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在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方面收效甚微,音乐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音乐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使我国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难以发挥,音乐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无法完成自身的使命。对生命化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的把握是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条件|教育论文网|。论文第二部分,对中外历史上的主要生命观思想进行了梳理并做了扼要评析。中外历史上对生命的意义与本质所作的各个方向的探索,为我们今天理解生命、完善生命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源泉,同时也为生命教育的展开奠定了理论上的来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关于生命教育概念的分析,首先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激发教育的内在生命因素,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宗旨的教育理念。通过对生命教育概念的界定,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生命化教育就是使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符合生命本性的活动达到具有生命特性的状态或程度的教育活动。这是由于,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以生命为内容的教育,而更应该是生命理念意义上的教育。生命教育不是在教育之前加上一个定语,而是要挖掘教育本来存在而已经失落的生命因素。生命教育理念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现实教育中生命的失落,生命教育的成功的标志不是生命教育这一词汇的存在,而恰正是生命教育一词的消亡,由于到那时,尊重生命,激扬生命已经成为教育的自觉。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贯彻和实现,这就需要通过理论研究,通过符合生命本性的活动使教育达到具有生命特性的状态,即生命化教育状态。从具体学科尤其是从生命色彩和生命意义更为强烈的艺术类学科的教育教学探讨生命化教育无疑对生命教育理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第三部分集中探讨了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支点,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和特征。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具有情感性、愉悦性、提升性、超越性和审美性。论文第四部分探讨了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以为|教育论文网|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分为20世纪初期至建国以前、建国初期至“”结束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几个阶段。分析了当前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表现,生命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的失落是最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历史使命。要完成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使命,必须按照生命的本质特征,从生命的高度,立足于生命的特性构建音乐课程与教学体系。论文第五部分对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参考《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研究了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与教学评价各个环节构成。无论目标、内容还是方法和评价都以生命为基点,体现生命的特质和发展要求,激发艺术教育的内在生命因素,以生命的完善为目标,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论文第六部分对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学校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提出生命化音乐课程所依靠社会现实条件,以保障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关键词】:生命生命教育生命化教育课程教学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6英文摘要6-12引言12-14第一章研究背景、主题与方法14-39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4-22(一)问题提出14-21(二)选题意义21-22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22-23(一)研究目标22-23(二)研究内容23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3-24(一)研究思路23-24(二)研究方法24四、国内外研究现状24-38(一)国外研究现状24-28(二)国内研究现状28-36(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36-38五、相关概念界定38-39第二章生命化教育的嬗变39-59一、关于生命观的历史演进39-50(一)西方生命思想溯源39-46(二)中国的生命观思想演进46-50(三)对中外生命观的扼要评析50二、生命化教育的概念50-59(一)关于生命50-54(二)关于生命教育54-56(三)关于生命化教育56-59第三章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和特征59-72一、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支点59-64(一)生命是教育的原点59-60(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本质60-64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特征64-72(一)情感性64-65(二)愉悦性65-67(三)提升性67-68(四)超越性68-69(五)审美性69-70(六)文化性70-72第四章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问题与使命72-95一、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沿革72-78(一)20世纪初期至建国以前72-74(二)建国初期至“”结束时期74-75(三)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75-77(四)21世纪初期77-78二、生命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的失落78-87(一)音乐课程与教学对于人的生命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79-81(二)工具理性主义使音乐课程与教学丧失了生命的家园81-83(三)片面夸大|教学论文网|知识技能,忽视音乐创作、音乐文化常识83-85(四)模式化和形式化严重,忽视了灵活性和创造性85-87三、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使命87-95(一)生命与音乐教育内在的契合87-91(二)生命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的回归91-95第五章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理想建构95-119一、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目标95-99(一)总体性目标95-98(二)阶段性目标98-99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内容99-105(一)生命化的音乐感受与鉴赏99-103(二)生命化的音乐表现103(三)生命化的音乐创造103-104(四)音乐与生命及相关文化104-105三、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方法105-112(一)生命化音乐教学方法的特征106-107(二)主要教学方法107-110(三)在教学中应留意的一些问题110-112四、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评价112-119(一)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评价原则112-114(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评价内容114-116(三)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评价方法116-119第六章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实现条件119-140一、学校条件119-134(一)教育理念119-124(二)教师素质124-132(三)办学条件132-134二、社会条件134-140(一)社会文化生活134-135(二)大众文化导向135-136(三)社会音乐资源136-140结语140-143参考文献143-155附录1155-156附录2156-157附录3157-158后记15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