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数学课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妙用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14469 浏览:591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地全面地发展成了当下一线教师重点思考、讨论的话题。那么,如何调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感受、欣赏数学之美呢?笔者作了以下探讨。

一、妙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的灵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感情,唤起学习动机,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改变人的态度。学生一旦对一些问题产生了兴趣,就会沉醉于其中,就会想方设法地弄明白。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这个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住他们的眼球,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能使课堂“灵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 认识负数 》这一课时,我在课前谈话中准备了一个环节:猜数。我出示一个方框,里面藏着一个两位数,让学生猜是多少(出示56),再出示:这也代表了一个数<<<<<▼▼▼▼▼▼,让学生猜是多少。(聪明的学生一猜就是“56”)教师介绍:“这是5000年前的‘56’,再看这个‘X?’,(学生仍会猜是56)这是3000多年前的‘56’;再看‘≡T’,这是2000年前的‘56’。和这些‘56’相比,现在我们用的这个‘56’有什么优点?”
教师的这段课前谈话,再配上多媒体,学生的好奇心理油然而生。此时,学生感受到的是“新鲜”“惊讶”“好玩”,对研究这样的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因此,在这样的氛围下,课堂的引入已经水到渠成。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既可以为学生引进大量的素材,又可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灵动性。

二、妙用多媒体技术,引导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学生主动探究
现代的教育理念很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探究。这种探究的学习过程可以是以互动为主的,即学生之间通过自己操作生成有效的新知过程;也可以是通过教师引导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体验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组信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
例如,在推导圆面积公式(五年级下册)时,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推导,知道了要求未知图形面积,只要通过面积转化成已学图形的面积即可。所以,在教学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师: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它们的面积公式的?(强调:未知 转化 已知)
师:我们都是利用图形之间的转化,来研究这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圆的面积能不能进行转化?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原理:边是弯曲的)
整个环节在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是能断定可以通过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来推导的,但学生对于转化成什么图形,心里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这时,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可以利用便捷的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轻松地跨过这个“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操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从而将知识串联起来。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也能让学生清晰地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的操作同样视为“有效操作”。
总之,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时,要做到恰到“时处”,恰到“用处”,让有效操作真正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与生成,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服务。

三、妙用多媒体技术,启迪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多媒体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俱全等特点进行恰当地运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厚度与深度。

1.化“虚”为“实”训思维

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学习中常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看清问题的本质,教师在备课时常常会采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分散教学中的难点,为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作铺垫。
例如,在教学完四年级上册《 认识整万数 》这一课时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整万数的大小,会列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如“4 200 000张纸叠起来的高度相当于上海金茂大厦的高度”“建造我们学校一共花费14 000 000元”,等等。可是这些虚无缥缈的数据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本想象不出有多大,为了让这些数据在学生脑海里形成表象,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先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比一毫米还小,很薄很薄,而4 200 000张纸叠起来大约有420米,来感知4 200 000这个数的庞大,并在此基础上展示金茂大厦的风貌,再次感受数的巨大。而“14 000 000元”这个数的概念,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100元、100元地叠加,让学生体验到14 000 000元是个很大的数。如此一来,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就能把学生脑海里的一些抽象(虚)的知识具体化(实),建立起对整万数大小的表象,同时,把一些大的、难以想象的数转化为已有认知程度上的、小的数来想象,这种思维方法也深刻地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对于“转化”策略的认识走向深入。

2.“动”“静”结合启思维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从有效的情境中快速地激发出求知欲,教师常常采用动静结合的情境,启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 圆周长 》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师:(放课件)同学们,看,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跑步,小兔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小熊沿着圆形的路线跑,要比谁跑的路线长,实际就是比什么?
利用多媒体课件,我先展示两幅静态的画面,创设情境,接着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利用动态效果,让两幅画面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既被感兴趣的画面吸引住,又能把问题很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要比谁跑的路线长,实际就是比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谁长。不仅如此,还能清晰地辨别出,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指四条边总和的长度,而圆的周长就是指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度。巧用这样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有效地引入课题(圆周长),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解决什么是圆周长这个数学问题。

四、妙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数学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也努力探寻其中的方法。比如在数学活动课“等周问题”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看到直观立体的思维过程。
师演示课件:用5条线段围成图像,让学生进行周长和面积的指认,紧接着要让学生将图形的两条线段进行翻转,学生再次说出周长和面积。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周长相等,面积变小,而周长不变,面积则变大。为什么这样呢?通过课件的直观展现,学生进入了探索的第二个环节:质疑和猜想,到底这样的判断是否对呢?于是我让学生拿出12根学具来进行实验,搭一搭,围一围。先围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可以根据12根学具来进行分配,从而知道面积和周长。接着再要求学生移动学具,对面积和周长的变化进行试验。与此同时,我展示课件,与学生用手摆起来的图形一致。当学生质疑:“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一定相等吗?”我们一起进行翻转和移动,发现周长一样,但面积却变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翻转后凹进去了一格)。学生藉此又有了疑问:“周长相等,是否面积也相等呢?”答案是可能的。因为凹进去的各数是一样的。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和动手查摆的实践,学生得到的答案具有了灵活性:周长相等的图形,可以通过翻转调整,使得面积也有相等和不相等的变化。在直观的观察中,还可以看到变化所在:凹进去的越多,面积越小;凹进去的越少,面积越大;没有凹进去的图形,就是正方形,面积最大。
抽象的图形概念和数学思想,在多媒体的展示和使用中,变得简单易行,发展了学生的假设—验证—推理的数学思想。如果单纯地用传统教学来进行,显然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我在教学中提倡要从数学思维的直观入手,一步步具体展示,让学生从“看到”再到“悟到”,最后到“做到”,最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逐步深入。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多媒体技术势必在教育舞台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面对聪明的学生,我们何不把这道“风景”恰当、巧妙地为之所用,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开展灵动课堂,在有效的操作中主动探究,启迪思维,迸发智慧。
(作者单位:宁德市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宁德,3521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