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认知遵循认知规律试述提高课堂效率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9344 浏览:350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按照认知规律创设活动情境,设置有效问题,不仅是落实学生主体的有效途径,还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国民素质;传统教育
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而现代科学教育观则认为,科学教育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等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即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的科学观,——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实践谈谈当前我们该如何遵循认知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教”字上巧妙构思,创造学生认同的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唤起他们探究的兴趣。把切入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意外发现——观察灯丝经凸透镜成不同的像;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不同像应满足什么条件;
信息快递——告知学生物距和像距;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不同的像应满足什么条件;
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探究同物距凸透镜成像情况;
小结与交流——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这样安排有以下不足:这样的情境抛开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感到意外;限于实验条件只能教师演示,学生无法动手。在学生未知影响凸透镜成像因素时,无法提出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物距、焦距、像距应满足什么条件”这一问题。在学生未知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时,无法用控释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
改进:复习回顾——平面镜成像,通过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
做一做——用凸透镜观察老师;
提出问题——通过凸透镜观察文字和老师所成的像为什么会不同;
信息快递——学生自学物距和像距;
体验1:将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并排放在一起,使它们离开箭头相同的距离,通过凸透镜分别观察大小相同的两个箭头,你有何发现?
体验2:用一个凸透镜由近及远来观察上图中任一箭头,你有何发现?
归纳:影响成像性质的因素有哪些?(物距,焦距)
问题:如何研究不同物距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影响?
优点:从“平面镜成像,通过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两个已经做过的活动出发,贴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而且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了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不同,凸显了比较的思想方法。两个体验让学生感知物距和焦距都会影响凸透镜的成像,为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做了铺垫,把抽象的因素具体化,在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关注了对探究思维方法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焦距不变改变物距可以改变成像的性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这样的“做”不仅动了手而且动了脑,有思维的深度。

二、在“做”字上深入研究,有序地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

目前,教师普遍关注教学内容本身,但对呈现方式思考不够。教师的讲授往往效率低下,而学生实实在在地做探究简单易行且效果出奇的好。同一个内容,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其效果大相径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决定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教师而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比内容本身更为重要。教学内容好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先做再思考。
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如能做的实验教师用课件来模拟效果就大打折扣。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
例如“浮力”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
活动——

1.浸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会怎样?2.空中拉着的氢气球,放手后会怎样?

讨论——什么力使乒乓球和氢气球升起?这个力是谁施加的?这些问题起点不高,思维含量却不少。
讨论——下列情形,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由动态的学生活动跳转到理性的思维,为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架设了桥梁。

三、在“学”字上细化设计,把散乱的知识有机联系连贯

一线教师往往有这样的困惑,一样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越学差异越大。究其原因是好的学生善于有机地学,善于把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开始的单个的物态变化没问题,物态变化多了就越学越乱。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有机地去学,教会学生去把知识串起来。在“升华和凝华”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
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有疑问?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能越过液态直接发生转化?以学生原有知识为起点,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
如果把教师演示实验(酒精灯加热观察碘的物态变化)改成学生分组探究(用热水加热观察碘的物态变化),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原实验稍有不慎会出现碘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熔化过程,而导致实验失败。改进后的实验,不会出现碘的熔化,体现了教师的智慧与创新(以生为本)。而且可以查碘的熔点,和热水的温度相比较,回顾晶体熔化的条件,可以发现在此温度下碘不可能熔化。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2)演示实验改进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效果一定好于教师演示效果。(3)原方案仅仅是实验探究,而改进后的方案将体现为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两种研究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4)学生归纳升华、凝华概念,学生的话语权得到体现。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问题导入法。
教师:什么是电压?什么是电阻?
学生: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教师:由此可得,电流与电压、电阻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陶行知先生“教做学合一”的思想我们可以这样做,情境:如图7所示,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使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吗?(动脑+动手)
问题:在刚才完成的实验中,你有何发现?由此,你会提出什么问题?(观察+动脑)
学生: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减小而增大。(动口)
按照认知规律创设活动情境,设置有效问题,不仅是落实学生主体的有效途径,还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赵晶岩.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10).
陈国选,李文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