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驾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驾驭知识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14651 浏览:596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驾驭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数学教学;驾驭知识;能力
1009-010X(2013)08-0051-02

一、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随着接受学龄前教育儿童数量的增加,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的需求在逐渐增加。人们也更加关注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大专及以上层次的幼儿教师。五年一贯制是其中的一种培养模式,招收初中起点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介于中专生和高中生之间,且参差不齐,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看似理解了知识,其实只达到了模仿的层次,并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更不能很好地驾驭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和原理(包括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推理、作图、绘制图表等数学技能。数学知识的掌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或原理,能够用它来解决单一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二是在数学活动中,把握方法,形成能力,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能够从复杂现象中提炼出问题,并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实现驾驭知识。

二、提高学生驾驭知识能力的重要性

(一)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人的通行证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率,即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以获取新的适应能力。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成为了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终身学习成为了21世纪人的通行证。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二)社会发展需要“智慧型”人才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因此,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智慧型”人才。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知识的模仿者,而是要培养智慧的创造者。有人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做了这样的比喻:“知识好比是一匹马,智慧好比驾驭马的技术。当智慧足以驾驭知识这匹马的时候,人就可以跃马扬鞭;当智慧无力驾驭知识这匹马的时候,人就会被掀翻落马。”当今时代,知识固然很重要,但具有驾驭知识的能力更重要,因为只有具备驾驭知识的能力才能高效率的获取知识,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有利于准幼儿教师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数学。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作为准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应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初中起点的准幼儿教师只接受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还不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高中层次的数学教育能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

三、提高学生驾驭知识能力的对策

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要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提高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

(一)提高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

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驾驭知识能力的关键。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到“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3]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大体包括三部分:公共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类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类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我们要通过阅读书刊报纸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学科教育新进展,注意吸收儿童研究新进展,在充分了解和认识脑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自我意识等高级功能的前提下,建立适应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组织策略和评价方法[4]。在做到更新知识结构的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积淀知识,做到及时反思总结,从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深化理论水平,使自身驾驭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

(二)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

1.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在发展“双基”的基础上,提出数学教学的“四基”之一,主要是指在数学基本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过程知识。基本活动经验是一种感性的、情景化的过程性知识,形成的是一种经验系统。
学生的学习是以原有经验为基础,从操作性的经验开始的。学习成果以经验的形态储存学生的大脑当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把人获得知识过程比喻成嫁接树枝:“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由此可见,数学活动经验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创设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积累直接经验。例如,在学习数列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收集生活中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小组内进行总结归纳后,在课堂上同学们分享收集到的资料。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发展应用意识。活动经验有利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从而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形成数学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形成动手操作的意识。因为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思维特点与数学思维特点是不相同的,所以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建构知识。因此,作为准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动手操作的意识。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