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提高学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11067 浏览:390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学习新课改,践行新课改成为广大教师所最为关注的话题。对于新课标我们要在加强学习、认真领会的基础上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完成认知活动,使学习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主体。对此我们必须要摒弃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式的填鸭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提供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使学生以学习主人翁的身份主动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来,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呢?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行动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作为一种积极活跃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教学参与度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才能产生参与的主观意愿,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多媒体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形象直观的事物更能激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缓解学生思维的形象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从而使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以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特点来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学习心态来进行主动学习,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

二、了解学生数学知识基础,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数学学科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概念等具有直接的关系。小学数学教材在整体编排上非常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大多数知识点都有前期的基础与后续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新知时,我们要在新旧知识间找准最佳结合点,以学生所学过的旧知通过比较、分析等导入新知的学习,使学生顺利地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如在学习异分母加减法时,我首先出示几道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题,让学生观察这些计算题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便会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母不同。然后我让学生思考:这样的分数能否直接相加减?我们要如何来计算。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无法直接解决,但却与学生所学过的同分母分数计算法则与通分内容相关,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联想、比较等使学生意识到先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进行相关的计算。这样的设计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入手,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与教师的启发指导,能够顺利地运用旧知来掌握新知,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陌生感,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动手,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动手欲,这是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的重要手段。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同时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在做中学习数学”的理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数学。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我首先通过展示实物与各种图片的方式来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使得学生对圆的形状有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而对于如何画圆,我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的被调动起来,学生积极地动脑与动手,在操作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顺利地借助圆规或圆形物体来画圆。我对学生给予了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学生的小脸上乐开了花,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与探究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要画一个很大的圆,比如校园内的圆形花坛、游泳馆内的圆形游泳池,我们还能用刚才的方法画出来吗?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激起了学生更强烈的探究。学生再次投入到了积极的实践操作中。通过小组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618jyw.com
内积极的交流与讨论,学生提出可以用将绳子的一端固定,拿着另一端绕一圈,就可以画出更大的圆来。只要平地够宽广、绳子够长,我们可以画出更大的圆来。这一系列主动的操作与积极的动脑,使学生在整节课中都热情满满、兴趣高涨、主动参与,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动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了通过操作来学习数学的这一基本方法。

四、用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将教师的主观意愿转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与认知倾向,从而提高学生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提问,通过富有探索性与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将两个完全相等的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原来的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拼组后的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与我一起来主动探究。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得以充分调动,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与探究,完成了知识的主动构建,有效地避免了内角和的大小与三角形大小有关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掌握与深刻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是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与体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也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之所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要为学生营造乐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与操作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真正爱上数学学习,学会数学学习。
(责编 张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