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子数风流公子试述还看信陵君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5869 浏览:190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的得意之人,他真诚爱人,谦恭下士,拥有忠贞而得力的门客侯赢、朱亥,他不但慧眼识才,还知人善用,并且急人之困,爱国安邦,他高尚的人格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让太史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关键词】 信陵君 真诚爱人 谦恭下士 慧眼识才 知人善用 急人之困 爱国安邦
在《史记》这部巨著中,战国四公子都有传记。明人茅坤读后作过这样的评价: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1)为什么太史公独得意信陵君?得意之处何在?试作如下探析。
四公子虽都以"善养士"著称,但孟尝君"舍业厚遇",不过以利相诱;平原君矫情杀妾讨好宾客,未免无能又残忍;春申君贪慕富贵,倾心相报者寥寥。唯有信陵君能真诚爱人,谦恭下士,进而拥有忠贞而得力的门客。通过阅读《史记·魏公子传》,我们不难发现信陵君在他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依靠着"士"的帮助,因"探赵王阴事之士"而惊魏王、得"辩士万端"说魏王援赵、"与魏公子百乘之士" 赴秦军、"斩如姬仇者头之士"、"说信陵君谦逊忘德之士"使魏公子谦恭、"背平原君而投信陵君之士"让魏公子威信大增,还有"进兵法退秦军之士",而最重要的故事却是与当时的几个隐士有关,他们分别是监门侯赢、屠夫朱亥、博徒毛公和卖浆者薛公,正是因为这一次次"士"的鼎力相助才成就了信陵君魏无忌的成功。 侯赢是一守门人,公子听说他贤能,就"虚左""自迎"。公子亲自为他执辔;在他与朋友闲聊时,公子静静恭候;宴会上安排他坐上座并介绍给王公贵族。……于是侯赢不爱公子之财,却能鼎力相助,侯嬴又推荐力士朱亥和他同行,说:"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哭泣。在得到晋鄙的军队之后,勒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2)这既显示了信陵君在伸张正义的时候仍不忘记仁和义,同时更能打动人心,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信陵君很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他为每家留一个男丁,不仅给了每个家庭生存下去的希望,同时也能鼓舞士气,又收了精兵,强了军力 ;"以为小礼无所用"的朱亥,关键时刻向公子发出"此诚郊命之秋也"(2)的铮铮誓言;毛公薛公不图名利,冒死直谏……正是因为公子有正直真诚的为人和仁爱谦逊的作风,才深深打动了那些贤能之士,使他们归之若水,并为公子鞠躬尽瘁。
同样以"喜士"闻名的平原君,在听到魏公子结识"藏于博徒"的毛公和"藏于卖浆家"的薛公时,很不高兴,说公子是"妄人",并"以之为羞"。真喜士还是假喜士,在这里就清楚分明了。难怪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这样赞扬公子:"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3)
令太史公得意的第二个方面,是公子的慧眼识才,知人善用。
当邯鄣危急,公子想率领门客去和秦军拼死时,是侯赢进献了"请如姬窃符"的奇计;又是侯赢为公子分析情况,推荐朱亥,以便意外时椎杀晋鄙。有侯赢这位出色的导演,才使信陵君在历史舞台上成功演出一幕"窃符救赵"的壮举。侯赢确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韬略,果然是一位难得的奇才。然而,如果没有魏公子的知人善用,侯生即使有伊尹、傅说、姜尚之才,也只能"老于户牖之下",湮没无闻。即如平原君门下的毛遂,虽能言善辩,胆识过人,但在其自荐之前平原君却毫不知情,说他"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可见平原君不能娴于知人。春申君还算知人,却不善任。考烈王病重时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门客朱亥力谏其"杀李园","相少主",春申君不听,不久就被李园所杀。
如此看来,在识才、任人上,信陵君是四公子中臻于完美的一个,这也是他高出孟尝君、春申君和平原君的地方。 爱才的太史公怎能不得意?
"急人之困,爱国安邦"是太史公得意的第三个方面。
秦围邯鄣,赵求救于魏,魏王畏秦,不肯出兵。魏公子决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予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2)去和秦军拼命。为解救他人危难,不顾个人生死,实在是侠肝义胆,可敬可佩。平原君从此不敢自比于公子,赵王所言"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实乃发自内心,公子当之无愧。
公子留在赵国后秦发兵攻魏,公子虽担心魏王恼怒自己矫杀晋鄙,但终因心系魏国而听从劝谏,"趣驾归魏",完成却秦存魏的大业,在人生历程上竖起一座展示赤诚爱国之心的丰碑。
我们再看看孟尝君,在齐任相时,为了报复秦国,了结个人恩怨,欲挟韩魏攻打秦国;被齐免相后,心生怨恨,怂恿秦国伐齐;任魏相,联合秦赵,攻破齐国……为了维护个人尊严私利和权势,孟尝君对自己的祖国都反目不识,真是不择手段。他与急人之困,忠贞爱国的信陵君怎能同日而语呢?怎么能不让太史公偏爱魏公子呢?
信陵君作为一贵族公子,能仁而下士、识才善用已属难能;急人之困,爱国安邦更为可贵。他那高尚的人格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刚正忠直的司马迁在给公子作传时,自然会通篇洋溢着敬慕、赞叹之情,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参考文献
明代学者茅坤《史记钞》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作者:司马迁
[3] 《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者:司马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