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育人细数一路阳光试述感悟育人智慧技巧

更新时间:2023-12-31 点赞:14799 浏览:610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感悟出与学生和睦相处的三个门道:用第三只眼睛看学生、特别的“关爱”给特别的“群体”、处处用心皆育人。
关键词:教师;学生;相处之道
1992-7711(2013)17-007-2
在我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各具特点,她们有时上进得让你欢欣鼓舞,有时顽皮得叫你欲怒不能,有时又体贴得令你感动流泪。和孩子们一路走来,我总能在平凡的生活点滴中收集到那一缕缕成长的阳光。一路行走,一路细数,一路感悟,将初时朴素的情感沉淀为点点滴滴的育人智慧。
感悟一:用第三只眼睛看学生
第三只眼在哪里?在我们的心里。当我们用心地发现一个个细节,试着用第三只眼睛看学生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看到学生的真正需要,从而给予最适合的帮助。
【案例一】 小程的故事
新接一个班不久,当我翻开学生的周记,看到那篇篇幅短小的文字:“我基础很差,希望同学们别取笑我。”“这个我不行,有同学比我更好。”我清楚了:这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他叫小程。通过观察,我找到了他缺乏自信的原因:他在小学阶段以调皮捣蛋闻名,学生不喜欢他,家长曾通过棍棒教育但收效甚微后便放弃了。进入初中后学生的重新组合使他有重新来过的想法,但入学的第一次摸底检测,让他深深地产生了自卑心理。看着小程,我想起了爱因斯坦说过的话:“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我想,自信是进步的动力和基石。这样的孩子如果不给他以自信,那么就如同那片无根的浮萍,既没有动力,也没有目标,只能随风游荡。我必须帮助他寻找到自信的感觉。
我开始留意他的点点滴滴,一有机会,我就用放大镜加以夸大。
当教室讲台摇摆不平时,在我的暗示下,小程聪明地捡了块废弃小木块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就大张旗鼓地给予表扬。这不但让小程同学感受到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为集体服务,而且让其他同学感受到小程也有颗关爱集体的心,从此,他们对小程也多了份尊重之心。
运动会召开时,我和全班同学在商讨运动员名单时,有人提议小程跑步很快,可以参加200,400米比赛,当时我答应了。但在最终体委给我递交的名单上并没有小程的名字,面对我的质疑,班委摆出了她们的观点,他自控力不强,又是新运动员,在班级总体实力不强的情况下,怕比赛时出状况,拖班级后腿。想想班委的意见也不是没道理。但我知道,如果我能再次运用好这次机会,或许真的可以让这匹野马真正的“从良”。他的执拗,他的拼搏又一次赢得了班中同学的尊重。而我,也终于成为了他真正的从心眼里认可的班主任老师。从那以后,我的每个命令,我的每个要求,他都能认真尽力完成。
语文、物理老师身边常会看到他的主动补课的身影。在物理老师的悉心帮助下,在我的鼓励下,连时钟都不认识,加减乘除都不会的他,却在期中、期末考试中都跨进了及格行列,这真是个奇迹。而入学语文成绩个位数的他,在语文老师地耐心教育下,从作文的一片空白也变为了200,300个字,成绩也从个位数提高到四五十分。
小程的改变,让我再次深深地感到,教师需要用第三只眼——“心之眼”看学生,要用心地看,用心地感受,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能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自由快乐地收获自信,演绎自己的人生。
感悟二:特别的“关爱”给特别的“群体”
学困生是班级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爱与帮助。在我的眼里,“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在我的理念中,“每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我相信,只要采取“倾斜”政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困生一定会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案例二】 我班有个“风行榜”
初一过了半学期后,在摸熟了班里各个学生的学习底细后,我就采取以往一贯的做法,在教室中间最醒目地带设立了帮扶学习小组。单组是班级的优秀生,基本都是课代表和班级顶级高手,双组都是单科弱势或多科后进的学生。我的要求是单组优势组必须全程督促帮助双组扶助组的学习、作业。在我的督促与指导下,部分学困生在学优生的真心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间接的从优秀生身上学到了相关的学习方法,规范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是一年下来,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随着长期合作,有些优势组成员显得有些不耐烦,而有些扶助组成员产生了理所当然的依赖感。而此时,班中也好像没了以往浓厚的竞争感。正当我为此苦恼时,一个学生拿着默写本说:“老师,我是90分,不是85分。”这给了我灵感,看来学生还是很在乎分数的。于是,我决定重排座位,并注重各组的好差结合,进行“风行榜”量化评比制度。因标准的“倾斜”政策,学困生也赢得了同等的得奖机会。他们学习更努力了。再加上我平时经常与她们谈心聊天,并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情适当降低要求,放慢脚步,使他们几乎个个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个个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对学习继续保有一份热情。
特别的群体,需要我们特别的关爱,除了学困生,还有一些行为特殊的学生群等,只要班主任多点精力,相信他们会发展,那么,我相信,他们的发展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如期而至的。
感悟三:处处用心皆育人
人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而我认为:“处处留心皆育人!”只要用心,你便会发现育人的时机无处不在,就看你是否能用得好,用得到位。
【案例三】 周记——倾听心声的平台
育人的前提是心与心的沟通,与学生沟通,我一直遵循的是公平、公正、换位思考原则。周记是一位最佳的“友好使者”,它让我倾听到学生来自心灵的倾诉,它使我在增进与学生的心与心沟通的同时,还能及时地发现许多班级的隐藏问题。我习惯于在周末针对一周的班级情况布置不同的命题周记,如:《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学习?》《文科、理科学习你有妙招吗?》《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我想对你说》《考后随想》《我的苦与乐》……在每次的批阅中,我都会根据学生的所写给出我最诚恳的建议和鼓励。因为我的真心付出,学生都会用心去写,去倾诉,把我当成了真正的笔友。难忘那次因重感冒而失声时,比较内向的刘丽莎同学周记中的一段话:“老师,你怎么啦,感冒了吗?一定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在这些话的下面,黏贴了一张写满预防、治疗感冒的药方。那时的我真的为她的贴心感动得流泪。
【案例四】 班会——完善人格的舞台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作为班主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会是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我始终认为一堂好的班会课关键在于引导大家去思考,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话实说的平台,扎扎实实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最终实现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悟出做人的道理。我的班会课最简单,但学生最爱听。因为在班会课上,她们总能听到班中同学的心语,这些都是来自以她们的周记。我会不时地把对学生有帮助有感触的文字加以诵读、总结。当场的问题当场公平公正地加以解决,所有的学生心服口服,在师生相互信任、直抒胸臆的交流中,我似乎能感受到学生健全人格枝干拔节的声音。
回顾班主任工作历程,从昨天到今天,我们日趋成熟;从今天到明天,我们任重道远。但我相信,只要用心耕耘,即使在荒岭植树,也能绿满山冈;即使在戈壁开渠,也会碧波荡漾;即使是冰凌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百丈,也可以变为繁花芬芳……所以,我要放慢脚步,用心享受教育过程中平凡的点点滴滴,用心收集与孩子成长路上洒播的一路阳光,和孩子们一起在快乐的教育乐园里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