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探讨小结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5631 浏览:15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从探究外语教学过程中忽视文化因素这一现象的成因入手,阐明了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引入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文化意识 文化因素

一、文化因素引入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的外语课堂都侧重培养学生在语法词汇方面的运用,特别是书面语言方面的应用,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生硬地将其与语言内部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割裂开来,导致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容易套用母语表达,使外语的表达中体现着极其明显的母语文化特征,从而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交流失败。比如许多学生在听到德国人称赞他德语说得好时会脱口而出:“Nein,nein.”这完全是受到了汉语表达中谦虚成分的影响。
当今的中国社会外语学习风气盛行,在各种外语水平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人比比皆是,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也不在少数。但与其深入交谈之后不难发现,他们之中不乏文化根基浅、对别国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之人。究其原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出现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
1.教师对文化因素在外语课堂上的导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外语教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化因素被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对于不是全部都有着多年在外国生活经历的中国教师群体来说,深入恰当地讲授异国文化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避免在解释过程中出现错漏,许多教师在此问题上持退避三舍的态度。
2.近年的外语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大量的情景对话和介绍国情知识的文章代替了以往枯燥无味的语法练习。但是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大多是有关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该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等与日常生活相贴近的方面则很少触及。
3.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及外语专业所面临的独有专四及专八考试的压力影响,我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语言的外部形式上,即着重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语法规则,帮助学生进行应试方面的词汇积累,却忽略了文化因素的导入和渗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由于受到考试的压力,将注意力放在应试所需的语法和词汇上,而忽略对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的学习。

二、文化因素引入的内容

1.词汇背景文化的引入。词汇是语言的载体,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又密不可分,因此任何一种文化都在其语言的词汇里打下烙印。而一个词语乃至于一种表达的方式的准确选择与使用取决于交谈双方的文化背景。概括来说,词汇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的宗教含义:基督教,作为世界性的主要宗教,对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被其视为经典的《圣经》也对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外语课堂中,如遇到具有宗教色彩相关的词汇,教师应着重讲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深意。如德语中的Gelobtes Land,即许诺之地。这个典故出自于《圣经·旧约》的《创世纪》,是犹太教经书塔纳赫中,上帝耶和华向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又名亚伯兰)的后裔和他的儿子以撒及以撒的儿子雅各,应许赐给他的后裔在中东从尼罗河至幼发拉底河的土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此环节的讲解,虽然不会影响学生对这个词组字面意义的理解,但是不利于培养其对相关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
(2)词汇的象征含义:文化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我们接触外来文化时,要小心对待其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深刻了解一些典型词汇背后所隐藏的象征意义。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这种差异性展现给学生。如“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它象征着皇权,也被人视为华夏民族的祖先。而德语中相对应的“drachen”一词则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在西方人眼中,龙的外形似巨型蜥蜴,口吐火焰,因而常常被人视为邪恶的化身。讲授完这一词所具有的特定的象征意义之后,教师可以延伸到和该词相关的熟语上。如德语中有这样一句话:“Ich haben einen Drachen zu Hause.”(我家里有一条龙)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学生看到这句话可能会联想到中国的一句成语“望子成龙”,因而觉得这句话具有褒义的感彩,但实际上这句话中的“drachen”指的是泼妇。
2.交际话语中的文化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应注意词汇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之外,更应注重由词汇这个基本单位所构成的交际话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含义。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在用外语进行交谈时,最容易出现的失误就是“语用失误”。这种失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于讲话者不懂得操该种外语的母语者的语言习惯,误用了其他的表达方式。第二个层面则是由于交流双方对彼此所属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导致在选择语言表达形式上出现了失误。第一种层面的失误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避免,而要避免第二个层次上的失误则只能通过强化文化因素的渗透。
(1)问候语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问候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话语。彼此较为熟悉的中国人见面时最常见的问候语是“您吃过饭了吗?”或者是“您去哪?”如果将此种问候语直接译成德文“Haben Sie das Abendessen gegessen?”“Wohin gehen Sie?”会让德国人听起来很茫然,甚至会觉得你的问候已经侵犯到他们个人的隐私。在西方国家,人们见面通常是使用已经失去语法意义的单纯问候语。如:“Wie geht es Ihnen?”“Guten Tag!”等。
语言不同,社会文化不同,问候语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了解问候语的文化意义是促进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2)寒暄语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寒暄语是人们在会客见面时所说的客套用语。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寒暄用语也有着极其明显的文化差异。中国人在见面时甚至是初次见面时一般会以“你多大了?”“你结婚了吗?”“你每个月工资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作为谈话的开场白。然而根据西方的习俗文化,这些问题均涉及个人隐私,令人反感。与西方人交流,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话题,如体育运动、个人爱好、天气等。 (3)面对称赞语时的差异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受到各自文化的不同影响,在面对称赞时所做出的反应也大相径庭。中国人注重谦虚二字,而西方人则把感谢视作是受到称赞时最得体的表现。在西方国家,常常会见到男性当面称赞女性,如:“你今天真漂亮!”甚至是“你今天真性感!”面对男士的称赞,女士也常常以一个礼貌的“谢谢!”作为回应。而在中国,大部分女源于:论文网www.618jyw.com
性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面对诸如此类的称赞时常常会显得难以接受,甚至产生误解。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存在此种差异的原因分析清楚,才能避免学生在今后和外国人的交流过程中犯同样的错误。

三、文化因素引入的方法

1.融合法:融合法是指将文化因素的导入与对材料的语法讲解融合到一起的方法。教师在对材料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及词汇进行讲解时,也应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目标语的文化传统、历史事实等。这种方法能够使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交叉进行,并且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喜爱。
2.实践法:实践法是指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如听、说、读等方式了解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实践法中值得一提的是看电影,以及目标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两种方式。电影是展现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最直观手段,而文学作品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但是教师在选择电影和文学作品方面则要注意,既要和该国的社会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
3.比较法:比较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将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进行对比,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两种文化中所存在的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从而避免在用目标语进行交流时所出现的语用方面的失误。
总之,外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引入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还涉及学生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文化因素的导入。
参考文献: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潭渊.从动物成语看德汉文化差异[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