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巧妙善于设疑,巧妙导答,诠释语文课堂提问魅力流程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8290 浏览:255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提问和导答是一门艺术。善于提问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及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有三种主要的方法:
1.巧设矛盾,激活思维。学生对一些文章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而是“高明的教师”激发出来的。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寻找突破口,巧设问题,有意给学生设置“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2.变直为曲,激活思维。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的提出方式换成“曲问”、“活问”,变直为曲,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引导他们在思维上再“跳一跳”才能回答上。这种导答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当正向导答还不能使学生开窍时,就可以利用此“变直为曲”的方法,使学生恍然大悟,获得问题的解决。
如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讲到“十娘为什么不在故事的开始就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李甲?为什么又连同百宝箱一起沉江?”的问题时,学生发生了争执,于是笔者作了如下引导:
师:试想一下,如果李甲不贪图那一千两银子,或是杜十娘早日透露那百宝箱的秘密,李甲就会因有巨额财富在手而不被孙富的千两银子所动,杜十娘的命运又将怎样?
生1:杜十娘及时地拿出百宝箱,说出实情,李甲没有后顾之忧,就不会有后面孙富的诱骗。有了钱,他们两个人就可以美满幸福地生活下去。
生2:也许他们可以按杜十娘的主意,先“浮居”“苏、杭胜地”,再让李甲去说服李布政,生米已成熟饭,李布政会慢慢接受杜十娘的。
师:李布政会因财富而接受杜十娘吗?
生1:我认为会,杜十娘说得好,“父子天性”,李布政不会抛弃李甲,李甲毕竟是他的儿子。
生2:不可以,李布政决不会同意。李甲的父亲是布政使,是大官员,为了家族的荣誉,他决不会让儿子娶一个回来。
师:好,大家暂且保留自己的观点,咱们先会一会李甲的父亲布政使。同学们能否从文中的有关信息了解到李布政的为人?
生1:文中有对李布政的正面描写:“李布政在家闻知儿子逛妓院,几遍写字来唤他回去。”
生2:在开头人物关系的介绍中,写李甲和杜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并写到“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 在李甲筹划赎金的过程中,又再一次写到:“他们(李甲的亲友)也见得是,道李公子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此处特意点到李甲的亲友们也惧怕李布政,支持他对儿子的态度,说明李布政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种社会势力的代表。
生3:杜十娘跳出火坑之后,询问李甲的出路问题,而李甲计议未有定着。其实李甲并不是不善谋划,关键在于惧怕父亲。所以他说:“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由此可见,在杜十娘争取自由幸福的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是李布政。
生4:孙富阴谋诡计的立足点是抓住了李甲“老父性严,尚费踌躇耳”的矛盾恐惧心理。孙富问道:“尊大人位居方面……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因为孙富非常清楚地看到,李布政的威胁,是他可以利用来离间李、杜爱情的有力武器,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是他达到夺人之美的重要条件。因此,十娘被卖这一情节,台前是孙富,站在幕后的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李布政。
经过教师这样从反面加以引导,学生很快达成共识:即使没有碰到孙富,在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的重重包围下,杜十娘想过不被压迫不被蹂躏的正常人的生活,想拥有人间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感情,同样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个性刚烈的十娘用死来抗争和。可见,教者因势利导,富有技巧的课堂导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能提高教学效率。
3.比较设疑,激活思维。有时教师提的问题过大,学生不容易回答,课堂上会出现冷场现象,不妨采用比较设疑,多方向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如教学《祝福》一文,在让学生感知课文了解情节后,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重点比较研读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思考: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通过品读三次眼睛的描写,能够激发学生对祥林嫂悲苦命运的思考,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