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效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方式打造高效课堂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23123 浏览:984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也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不断学习各地“高效课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我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5课《鸟语》一课的第二课时,谈一谈我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做法。

1.课前预习,了解“公冶长”的故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虽然不提倡进行课前预习,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延伸性,结合这篇课文的实际情况,我还是布置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为:了解“公冶长”的故事。因为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如果不对“公冶长”的故事加以了解,上课时学生没有背景掌握,势必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而若要放在上课时再进行背景了解,又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学习任务就很难完成。学生在进行预习之后,对课文背景有了一定了解,上课就很容易走进文本,与文章产生共鸣。

2.课上学习,共同交流

《鸟语》一课的内容可以分为知鸟——懂鸟——爱鸟三部分,在预习以及第一课时,我们已经掌握完成了第一部分“知鸟”的环节,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落在了“懂鸟”和“爱鸟”上。我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时,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了。

2.1 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在板示了课题之后,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三组词语回顾课文内容,这三组词语均为四字词语,分别是鸟的声音、鸟的姿态和鸟给我们的启示,目的一方面是巩固词语,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接着我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明晰作者从小就爱看鸟儿“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鸟儿的“歌声和软语”。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为下面与学生进一步研究鸟语作好铺垫。

2.2 揭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篇课文中,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热情,是本课的重点。对于鸟儿真的有语言吗?课文中的“我”真的能“听懂”鸟语,与鸟儿交谈吗?怎样才能成为鸟儿的“知音”?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因此在基于对文本的解读和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618jyw.com
思考,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练习说话。(3)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感情。

2.3 先学后教,合作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次“先学”,以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2.3.1 第一次先学后教。

我的自学指导是:快速阅读文章4-7自然段,思考:一听到鸟的叫声,“我”是怎么做的?“我”与哪些鸟儿进行了交流?
这次自学是为了让学生对重点段落有个初步印象,并能将“我”与鸟儿的交流分为三个板块。
2.3.2 第二次先学后教,学习第一个板块——与布谷鸟对话,我的自学指导是:默读文章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和布谷鸟都说了些什么,并用“——”画出最能概括“我”和布谷鸟交流状态的一句话。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将“知音”一词作为深入教学的切入口。通过三种方式来学习文本。(1)“读”。引导学生自读4-9自然段,知道作者听懂了布谷鸟的叫声。(2)“听”。多媒体展示布谷鸟及它的叫声,引导学生认真听,从而了解布谷鸟其实不会说话,那是作者根据鸟叫声进行的猜测,引导学生注意“种田织布”“勤劳刻苦”与“布谷布谷”句尾都以“u”压韵,读时要注意节奏。(3)“变”。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只是音相近,有韵的话,那我和布谷鸟会不会这样对话,为什么?“你做什么?”“睡觉打呼。”“你喜欢什么?”“做事马虎。”在学生轻松的笑声中,学生了解到小作者是知鸟,认识布谷鸟的生活习性的。所以,要成为鸟儿的知音,真正听懂鸟语,不只是要用耳朵听,还要用心听。
2.3.3 第三次先学后教,学习第二个板块——与喜鹊对话,我的自学指导是: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1)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请用波浪线画出来。(2)喜鹊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人们为什么还高兴?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鸟叫声,然后让学生以文本为基础,创造性地去解读,表演。并将适时拓展,让学生根据几幅画面,猜猜画中的鸟儿在说些什么。引导学生想像表达的同时,鼓励学生也能注意合辙押韵。
2.3.4 第四次先学后教,学习鸟儿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我的自学指导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7自然段,并用双横线画出表现作者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的句子。在与学生懂得交流中,让学生懂得其实鸟儿的语言不仅有声音,只要用心发现,在大自然中“鸟语”更是丰富多彩的。我将随机引读并出示第11自然段中的最后一段话,让学生思考:其实这里也有鸟儿的语言,你读懂这种语言吗?从鸟儿的肢体语言中感受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2.4 当堂训练,提高能力。

我设计本节课的当堂训练如下:请根据画面,猜想鸟的对话,完成小练笔。然后站起来交流!从( )的( )那里,我认识到( );从( )的( )那里,我懂得了( );从( )的( )那里,我学到了( )……
我会出示四幅画面,反哺的乌鸦,迎风破浪的海鸥,为人服务的啄木鸟以及象征和平友谊的和平鸽,让学生做出丰富的猜想,编织出有趣的故事,与同学交流。这时学生把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思考、想象、感受等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语言,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5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在总结课文时,我将鼓励学生谈出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并声情并茂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鼓励学生将爱鸟之情转化为护鸟的实际行动。
【小结反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先学”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同样看书、练习,优秀生看懂了、做对了,没有看懂、做错了;“后教”时就“兵教兵”,即做对了的优秀生帮助做错了的后进生更正,并且讲清“为什么”,这样后进生的问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就当堂基本得到解决,补了差。同时,优秀生在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对当堂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培优”。
这种模式也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先学”时,学生运用旧知识看书,获得新知识是“创新”;看书后完成检测练习,是开始运用新知识,也是“创新”;自己纠错、讨论、弄懂为什么,最后当堂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都是创新。全过程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是自主创新,就是在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但这种模式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或者说是困惑:学生自学能力欠缺,自学时不积极主动,完不成任务,给教学带来困难。课前预习的“度”如何把握,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充分展开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还将继续学习,努力探索,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扎实进行下去,不断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在关注结果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统一与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