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感让数学融入生活—初中数学教学有感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34658 浏览:1585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新时期,教育部门对于学校教育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初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主要任务,把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宝贵的资源,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数学融入生活的相关教学方式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就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来看,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这样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新时期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综合性人才的竞争,数学是综合性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要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握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引导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含了很多数学知识,也包含了很多数学情景。一项研究表明:当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其学习内容与生活越接近,学生接受的知识程度就随着增高。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程度,让他们觉得数学的学习不再是枯燥无聊的,就会从心里产生一种数学的亲切感。比如,在数学中《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课时的学习的时候,可有先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大家在生活中是不是到处可以看见中心对称的图形呢?可以设计一个孩子们常见的生活情景—“雪花飘落”,在美妙的音乐中,片片雪花如小精灵一般随风飘舞,然后慢慢放大雪花的形状。这个时候可以向学生发问:你们从中观察到了什么?这其中蕴含了什么样的数学概念?随后找准时机向学生提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样的课时导入,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数学知识学习的。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教材中生活化的学习资料。在教材的编排中,我们不难发现,里面穿插的有功学生阅读的一些小短文,就是所谓的“读一读”的栏目。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会经常性的向学生灌输认真学习的思想和理念,可以让学生上台发表以下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把握,还能找出数学与生活中的密切联系。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我国在数学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
(2)实际生活中的学习资料。要让学生关注校园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元素,留意社会中的数学资源,包括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这些都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通过这些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应该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比如在七年级上册中《平行线的判定》这节课时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师外面,观察学校上空的电线,给学生讲明白,如果电线的火线和领先一旦相接,就会发生短路现象,但是,天空中这电线这么长,他们有没有交接呢?大家都知道,这两根电线是平行的,之后向学生发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行线吗。”学生这个时候的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对“平行”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直观的感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到操场上或者附近去观察有没有平行的图形,有的就画下来。这个时候,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很多平行问题,比如:操场的直线跑道之间是平行的,双杆之间是平行的等等,之后教师再去给学生归纳平行的定义。归纳之后再提示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平行的例子,比如:火车的两个轨道,商场的两根扶手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树立了数学学习的信心。

3、课堂训练的生生活化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思想,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来发现和解决数学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比例线段》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让学生测量国旗杆的高度,那么,我们怎么测量呢?学生开始展开讨论,这个时候,可以取出一个高度为2米的竹竿,插在操场上。这个时候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加入这个竹竿的长度是其影子长度的两倍,那么,可以想到怎么去测量这个旗杆的高度么?这个时候学生争着抢答:“国旗杆的长度也是它的影子的2倍。”教师在这个时候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于充分的肯定,之后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分别测量出竹竿影子的长度,国旗杆影子的长度,这样就很快算出了旗杆的高度。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比例公式进行总结。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观察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不断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课后实践,回归生活

在数学教学的时候,生活化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还要延伸到课外,用数学知识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所学到的内容进行课外实践作业的布置,比如,将进行某个东西的测量,某个数据的统计等等,还可以开设课外实践方面的活动课,通过一些转向知识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找出数学在生活中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在学习了《去括号》这个课时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统计本周的卫生得分情况,七年级一班本周第一天扣1分(也就是加负分),第二天加3分,第三天扣2分……,七年级二班第一天加2分,第二天扣1分,第三天扣2分……,大家可以算一算两个班级本周一共得了多少分?每个班级的分数是多少呢?大家开始一起讨论,热情高涨,激发了学习兴趣,理解了括号法则,掌握了相关规律。
结论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也感受到数学独特的美感。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那些生活资源是可以运用到教学中的,让数学课堂加入生活的“活水”,为课堂教学增加一抹灵动。
参考文献
[1]黄毅,严世标.把“生活中的数学”融入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有感[J].考试周刊.2012(50)
[2]琼拉.徐红梅.初中数学教学如何体现“让数学走向生活”[J].民风(科学教育).2012(11)
[3]裴永忠,沈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