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生生导师制实施不足、理由及策略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16838 浏览:716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根据对江西省3所大学78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总体上比较认可,大多数学生认为导师制对其有帮助,希望能继续推行。但在导师、学生和管理三个方面,本科生导师制还是暴露出诸多问题。深度剖析了上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黄友泉(1975-),男,江西星子人,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讲师;谢美华(1978-),女,江西万载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08YB340)、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D11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007-0079(2013)17-0014-02
导师制最早出现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并广泛运用于研究生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牛津、剑桥等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以及就业等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对学生独特生命价值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有利于实现师生的平等交往。为强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世纪末以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高校在进行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开始尝试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导师制”是舶来品,是精英高等教育的产物,它的实施对于中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来说还存在诸多困难。文章讨论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状况及实施效果,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西省3所大学随机选取本科生,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63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781份,有效回收率为87%。样本分布情况如下:男生379人,女生402人;一年级175人,二年级244人,三年级198人,四年级164人。样本涉及文学、外语、音乐、体育等12个学院。

2.研究工具

(1)收集数据的工具:自编《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的工具:采用SPSS1

5.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1.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总体效果

从统计数据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65.43%的学生认为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其中30.79%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70.42%的学生希望延续与现有导师的导学关系,只有7.3%的学生希望中断与导师的关系。81.57%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应该继续推行,只有18.43%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有点形式主义,没有必要施行”。虽然许多学生认为学校本科生导师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认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但总体上他们对导师制还是认可的。

2.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要问题

(1)导师的问题。
1)数量不足。有些大学规定本科生导师要德才兼备,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保证导师工作的效果,也是对本科生导师制优秀传统的继承,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教师资源日益贫乏的现实下,按上述导师的遴选办法必然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目前3所大学导师与学生比平均高达1∶30以上,有的学院甚至达到1∶50。许多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普遍比较重,副教授和博士层次以上的教师更是如此。调查也显示:5

6.72% 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障碍因素是导师资源太少。

2)工作态度有待改善。在工作态度题项上,只有20.87%的学生认为导师“要求严格,很认真”,而高达40.98%的学生认为导师工作“一般”和“不认真,例行公事”,可见相当一部分导师对导师制的意义和价值认识还不清晰,没有把导师工作当做自己崇高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存在敷衍塞责的现象。
3)指导频度偏低,指导方式单一。在“本学期,导师单独与你谈话、交流有几次”题项上,选择“无”和“1次”的学生分别占66.97%和14.47%,选择“3次以上”的仅占5.12%。而在“本学期,导师对你们进行集体指导有几次”题项上,选择“无”和“1次”的学生分别占24.07%和21.64%,选择“3次以上”的仅占22.92%。很明显,目前导师以集体指导为主,而且无论是个别指导还是集体指导的频度都很低。
4)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内容不清晰。65.56%的学生认为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对于导师的指导内容要求模糊,导师不知道在什么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也不知道哪些内容该问导师。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我国高校教师来说尚属新鲜事物,而且很多高校在推行过程中又没有对所聘导师进行相关培训。所以,许多导师对“如何导”、“导什么”等基本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2)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主动性以及对导师制认识的偏差。调查显示,在“本学期,你主动联系并请教导师的次数是多少”题项上,选择“无”和“1次”的学生分别占53.14%和19.08%,选择“2~5次”和“5次以上”的分别占22.66%和

5.12%。导师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既需摘自:学士论文www.618jyw.com

要导师的充分投入,同时还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包括学生主动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虚心听导师的指导意见,积极参加导师安排的各项活动等。另外,有4

4.17%的学生对导师制到底是什么、有问题该不该问导师以及怎么问都感到十分茫然。

3.问题的深度原因剖析

(1)精英教育理念与大众教育现实的矛盾。导师制肇始于精英教育时期,是与精英高等教育高师生比、宽松办学条件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伯顿·认为:“导师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因而是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由于这种形式的制度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本质上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续。 (2)西方自由平等与本土等级差别文化的矛盾。纵观西方教育文化,发现从苏格拉底的青年智者问答法到洪堡的教学自由,再到杜威的“在做中学”,都极力强调师生平等和学生的积极主动。中国的教育文化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重传统、重权威和重忠孝的价值追求,致使师生间的等级差别极其鲜明。深深烙上西方文化的本科生导师制被引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中,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文化产生了尖锐矛盾,这使得导师和学生在践行这一制度时表现得被动、茫然或难以理解和接受。
(3)个性化、生活化与科层的理性管理的矛盾。传统管理强调理性管理,着重统一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本科生导师制强调个性化、生活化,着重于随意性和情感性。斯蒂芬·利考克教授这样描述导师制:“……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休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所以,不能像管理一般教师一样来管理导师,不能具体规定导师的指导内容和指导方式,不能对导师和学生进行量化的考核等。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靠导师和学生的责任心、个性、气质等。[3]

三、对策分析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师生认识

20世纪末,本科生导师制才开始在部分高校的部分院系尝试实行,所以它在我国还算新生事物。对于它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导师和学生还缺少感性的认识。调查显示,学生中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存在偏差的占学生总数的44.17%,很多导师对“如何导”、“导什么”等问题也不是很清楚。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全校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意义、操作方式及具体要求等,把完善导师制作为学校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2.强化导师队伍,提高工作实效

(1)严格导师任职资格,规范导师选聘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育人责任意识,真正视导师工作为己任,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调查显示:81.05%的学生看重导师的“责任心、品德与为人”,只有5.51%的学生看重导师的学历和职称。因此,选聘导师时要本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聘请有责任心、有教育经验、有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
(2)充实导师队伍。适当放宽担任本科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可以选择德才兼备的硕士学历教师或讲师担任本科生导师,还可以返聘退休老教师以及让硕、博士研究生做助导,尽量把导师与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15之内。牛津、剑桥各学院会为刚入学的新生选派一位导师,每位导师所带的学生少则3~5人,多则10人左右,学生每周见导师一次,他们的做法值得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借鉴。
(3)转变导师角色。部分导师角色的路径依赖思想严重,传统的领导、家长、知识传授者角色明显,这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调查显示,67.73%的学生希望导师扮演朋友的角色,24.84%的学生希望导师扮演顾问的角色,学生都不喜欢导师是家长或是领导的角色。在“当你有问题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题项上,59.8%的学生选择同学、朋友,仅有2.56%的学生会想到导师,这说明导师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没有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3.明确导师职责,严格导师要求

在“假如你想中断与导师的导学关系,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题项上,61.20%的学生认为是由于“导师没有履行其职责”。所以,在实施导师制时,导师必须明确职责,相应部门要严格要求导师履行其职责。
首先,导师应当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学业导师、职业生涯导师和心灵导师,工作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特别是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指导。现实中,导师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导师的工作也基本符合学生的希望,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包括选课指导、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指导及思想指导等方面),需要导师在深层次和全方位关心学生的成长。
其次,导师应从时间和精力上保证将工作落到实处。
(1)要求导师将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以个别指导为主。54.55%的学生最希望导师采用个别指导方式进行指导;19.59%的学生希望导师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指导。
(2)要求导师户外指导与课堂指导相结合,以户外指导为主。39.95%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学生的最佳场所是在户外,3

3.03%的学生则认为是在固定教室。

(3)要求导师和学生交往应保持一定的频度。33.29%的学生认为导师和学生两周见一次较为适宜,23.69%的学生则认为一周见一次较为合适。为保证指导的效果,导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学生见面,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应不少于2~3次,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所指导学生开设的讲座不少于1次。
(4)要求导师应加强与辅导员、任课教师的沟通。导师与辅导员及任课老师间应相互了解、交流、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

(1)强化导师的选聘制度。为了能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遴选到优秀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应强化导师的选聘制度。导师配备工作应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各学院具体负责落实,按照学生推选、学院审核、学校聘任的程序配备。
1)学院应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按学科类为其配备导师,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控制在10~15人。
2)各学院配备导师的名单应报教务处审核备案,经教务处同意后由学校正式聘任,并颁发聘书。
3)本科生导师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换。学生跨学科分流后,所在学院应重新为其配备导师。学生因特殊原因要求更换导师的,需经本人申请、相关导师、学院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
(2)强化导师的奖惩制度。导师的奖惩和导师工作考核紧密联系。导师工作考核每年进行一次,由学校统一组织,各学院具体负责实施。具体考核办法由教务处制订,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果应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当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将导师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量核算范围。学校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将予以表彰和奖励,授予“本科生优秀导师”称号,每年评选一次,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导师总数的10%。优秀导师享受同级优秀教师的荣誉和待遇。
(3)完善导师的考评体系。首先制订导师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及工作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工作,确保对导师的考核有章可循。其次,建立导师工作考核制度,建立常规工作条理,定期评价导师工作绩效,包括检查导师指导计划、指导过程、指导成果及指导总结,指导和督促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再次,通过教学信息员反馈、定期下发《导师工作调查表》及定期召开班级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导师职责履行情况及学生的反映,并以此作为对导师奖惩的依据。
参考文献:
[美]伯顿·.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李茂林.牛津大学:导师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7):56.
[3]蒋喜锋,等.矛盾与出路: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6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