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例题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例题应用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6142 浏览:189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是最高教学技能所在。”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例题可谓核心部分,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示范性、代表性的作用。通过例题的教与学,可使学生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能够掌握本节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习题技能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等,从而可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所以,切实利用好例题教学,就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智力因素等。鉴于此,我就小学数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例题做一简单的分析。

一、例题生活化

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生活化的因素非常浓厚。这样在教学中,也有利于教师的掌控和操作,与生活紧密联系,就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当然,也有人认为,数学生活化,就会将学生的思维圈定在一个小的框架中,不利于学生发展思维。因此,这就需要把例题教学的生活化与数学教学的本质化均衡,以此达到数学有效教学的目的。
比如,这样一道题:(关于两位数相减的题)小明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个飞机玩具,花了28元;而小明妈妈给了商店售货员阿姨50元,请问商店售货员阿姨给小明妈妈找回多少元?
这很明显是一道减法题,即50-28=?对于减法,小学生都是感觉很难的,尤其是两位数相减,更是难中之难。所以我就先引导学生个位相减。“0”是否能减“8”?学生回答不能。那么怎么办呢?学生这时显得手足无措。于是我就以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学生就知道需要向十位数借数来减,那么,从十位数借多少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呢?有的学生就想到了借“1”个10,这样就能减“8”余2了;而十位数因为个位借走了一个,所以由“5”变成了“4”,那么,再用4减去十位数上的2,最后50-28=22元。之后,再引导学生列竖式来计算。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两位数相减的方法,也懂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也根据数学教材的实际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将例题恰当地呈现给学生,而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拓展了习题思维和思考空间。

二、举一反三

在我们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例题时,大多数学生能随着教师的引导而正确解题,可是一到教师预留课后作业或者在考试时,反而又有很多学生做不出来,尤其是在此基础上稍有变化时,更是盲不知可何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在课前已经预习了例题,当教师讲解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很顺利地就跟上了教师的讲解,可是当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后,或者布置一些与本节内容稍有变化的习题时,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变化了,因此就不能顺利解答出来。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类型的题是如何解答的,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和例题的范例作用。
我举一例,比如在教学《统计》(当然是简单的统计)这节课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表格内容,而是给学生呈现了一张空白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阅读的书名填入表格(这些书是由教师特意从散文、诗歌、小说等选出的几种范围内再由学生选择)。之后找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对数据作统计的,哪张表格更容易看出喜欢阅读小说的人数,对统计知识,还有什么样的不同理解和想法。
这样,教师以教材例题为源,延伸出新的例题,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不仅使学生掌握统计知识,还思考了其他相关的新内容。这样的互动活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频率和积极性。

三、适当改革例题

我们看到数学教材中的例题,虽是图文并茂,但没有动态感,不利于激发和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原有的例题做一次二度开发,就像物品一样,重新给它包装一下,以便学生接受和理解。
比如,在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插图题:3个圆柱形的笔筒,一个笔筒中有3支铅笔,一个笔筒中有5支铅笔,一个笔筒中有7支铅笔。问:你如何移动使每个笔筒中的铅笔数同样地多?
这道题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来解答,给予的信息是不明显的、不活跃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在黑板上贴了3堆方块儿,其中,一堆是3个方块儿,一堆是5个方块儿,一堆是7个方块儿。之后再引导学生:怎样移动方块儿,才能使3堆方块儿的数量相同呢?这样学生既可以利用自己的学具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上讲台演示。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移多补少的道理,同时也活用了例题。
可见,数学教材中的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例题也是教学中重要的课本教学资源,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效益出发,深挖例题的内涵,联系教学实际勇于创新,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出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