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识初中学生数学运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9442 浏览:345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要突出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就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初中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重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

任何数学概念、定理、规律、公式均有其产生的原因、背景及过程,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学生若能很好地了解数学概念、定理、规律、公式的形成,对运用 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能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上述内容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讲授知识,而应当从实际的事例或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楚知识的抽象过程。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列举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例,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探索的兴趣。在教学中,如果将枯燥的数学以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代替,将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中去亲自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应充分准备尽可能多的生活中与本节知识有关的事例。例如,在讲授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这节时,我引入例子:2只鸡加3头猪,会等于5只鸡或5头猪吗?为什么?10尺布能与5斤大米来相减吗?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探索,兴趣自然就有了!
2. 把数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问题引入新课。例如,在学习圆的定义及性质这一节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所有的车轮都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或者其他形状的?圆形的车轮有什么科学性?若是方形的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样,学生就可以运用圆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了,兴趣油然而生。

三、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佛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在反思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是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1. 反思纠错过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免疫”功能。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应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应该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适当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错误过程进行自我反思,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使其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悟出道理,这种错误就变得有价值了。通过反思纠错过程,养成学生“知错,改错,防错”的良好习惯,从而可增强学生对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错误的“免疫力”。同时,通过讲解、辩论、竞答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尝试、自我评价、知我剖析、自我修正。“挤”出学生头脑中错误的、模糊的东西,最终达到正确。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体系的构建,以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解题后的反思意识,给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买保险”。

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而应该注重解题后的反思,主要是反思分析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审题不清、知识性错误还是方法错误。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反思有没有更简捷、更巧妙的解题方法,反思变换问题的条件是否影响问题的结论,反思自己通过问题的解决学到了什么新的东西,与问题有关的认知结构是否得到了改善。通过反思概括出普遍适用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才是反思总结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应用反思总结的最终目标,更是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具体表现。
总之,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部动机,对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做好数学应用教育的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效率,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