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情怀家国情怀文学体现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8283 浏览:33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自古以来,有关家国情怀的文学现象在中国不仅如此,同时在国外也有所体现,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责任、难遣的乡愁、对月的寄托三方面描写家国情怀在中外的具体体现,以表现那些远离故土的人对家国的眷恋之情。
关键词:家国情怀;跨文化;文学现象
近年来,跨文化的文学现象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陈思和说:“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指不受文化差异限制的文学共通现象,即文化的存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隔绝的,反而时不时地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具有某种相似性和共通性。”它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不同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的交流而形成的结果;二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和规律性。
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责任、难遣的乡愁、对月的寄托三方面来阐述家国情怀在我国和国外的具体表现。

一、女性的情怀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被排除在公共事务之外,被限制在家庭之内。而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却都同时担当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义务。一是在中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作为“乐府双壁”之一的《木兰诗》。一千多年以来,木兰的形象在众口相传和文艺改编中不断推陈出新,得到扩展和充实。《木兰诗》全诗62句,352个字,向世人生动的展示了一个毅然抉择“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巾帼英雄。通过对花木兰12年的女扮男装,在沙场出生入死的描写,宣扬了中国妇女勇于牺牲个人幸福,承担国家社稷责任的献身精神。二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的《熙德》,描写男女主人公在义务与爱情的冲突中所作出的选择。剧本写出了男女主人公面对履行为父报仇的义务而产生的内心冲突,罗狄克为父复仇,杀了施曼娜的父亲,施曼娜别无兄长,要为父复仇,就必须置自己的恋人罗狄克于死地。关键时刻罗狄克为国立功,击退摩尔人的入侵。最后,施曼娜听从国王的调解,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部作品中女性都是作品的中心人物形象,都处于矛盾冲突的漩涡中。《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最初出现于读者视域的是一个安分于传统女性位置的形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然而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改写了木兰闺阁女儿的身份与经历:“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无兄的严峻现实迫使木兰铤而走险决定代父从军,随后便开始了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军旅生活。作品淡化了诸多矛盾冲突,而把笔墨放在木兰从军生活的描写上,衬托出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的光辉形象。而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推崇理性和意志的力量,强调以理性去引导、规范个人情感,《熙德》的故事框架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及行动正体现了这一思想。义务与情感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化解过程,体现了古典主义文艺思想:只有遵从理性的引导,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君权神圣的国家利益,女性方能获得真正的荣誉和幸福。正因为如此,《熙德》成为古典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
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也成为了中国女性的理想追求。而施曼娜之所以成为古典主义英雄,是因为她满足了古典主义的期望。两部作品都彰显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思想,使得传统的女性美德增添了新的内涵。

二、难遣的乡愁

古往今来,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背井离乡的人比比皆是。于是,乡愁成为文学写作的常见主题。“乡愁”主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询问、李白《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沉思、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胆怯以及《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都成了描写乡愁的经典。但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一位作家被称之为“乡愁诗人”,他就是余光中。世人享誉最盛、传唱最广的作品就是《乡愁》。《乡愁》作于1972年,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感。同时,大陆和台湾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流到孤岛上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的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俄国也有一位善于描写乡愁的作家——蒲宁。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四日,在异国漂泊流浪的日子里,无国无家的蒲宁充满着对祖国的怀想与思念,在他出去的第二年(1912年)他曾写下了一首名叫《无题》的诗,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离别祖国之痛苦以及初到异乡的彷徨。余光中《乡愁》的结构跟许多古代诗词源于:免费论文www.618jyw.com
很相似,采用不同时空的对照手法,来表现人物处境、思想感情的变化。值得称道的是,诗人一挥而就的《乡愁》巧妙地运用了暗喻。相比之下,蒲宁《无题》的抒情结构、手法就比较单一。它采用比兴的手法,直抒胸臆。
真情出诗人。总之,我认为这两篇诗感情真挚动人,是乡愁题材中的杰作。

三、对月的寄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被赋予花好月圆、情人相思、游子思乡、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天人合一等多重喻义。吟月诗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民族心态和集体记忆的折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词题序乃中秋醉后抒情之作,兼怀子由。当年(1076年),诗人出任密州知州。因上书反对变法失败而自请外任的苏轼,内心是幽怨、彷徨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体现了作者的一种矛盾心理。苏轼与其弟苏辙,既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出川进京,中科举后,兄弟间聚少离多。结尾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在自然规律中努力寻求人间美满的一种旷达。因此,此词主要写作者的人生思考以及对亲情的思念。
而与此同时,德国诗人歌德的《对月》则感叹人生酸甜苦辣与爱情带来的美好与折磨。爱情在歌德的一生中所占的地位远胜于中国文人心中的重要性。这首诗与其恋人夏绿蒂有关。大约写作于1776年至1778年之间。夏绿蒂是位宫廷女官,她给予歌德创作想象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歌德追求个性独立、自由,为了摆脱夏绿蒂,秘访意大利。回来后就与她逐渐疏远、断绝关系,有了自己的婚姻生活。诗中希望“有知交倚在身旁”,来享受“无怨无仇”、“能摆脱意乱心烦的”一切,实际上表达了他希望化爱情为友情,从两人纠缠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虽然在中西方文化中,月亮都代表“阴柔”、“宁静”、“女性”的一面,但在中国文学史上,月亮是极富民族特性的一个审美意象。
综上所述,家与国在每个人心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这种高尚情怀极大地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我们都会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同国家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绵延千年的时间线上的一个点。这个点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投射影像,这影像让我们感到,我们属于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这种强大的归属感支撑着全体人民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张守兴,胡玉东.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高乃依撰,齐放译.熙德·五幕剧[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4]余光中.余光中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5]蒲宁.普宁文集[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6]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歌德撰,樊修章译.歌德诗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