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要教出文本精神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14119 浏览:590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期参加区组织的青年教师好课赛活动,参赛者采用借班上课形式。笔者共听了6节课,都是执教李大钊先生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6节课中有1节是诵读指导课,正如执教者在教学设想中所写:“本课的教学主要以读为线,遵循阅读规律,逐步完成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体悟。”整节课在引导学生进行多次朗读文本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朗读要领,的确难能可贵。但是,笔者感觉学生的朗读始终未进入文本的内核,只是在文本打转,究其原因,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生对语言的意蕴没有充分感悟,学生朗读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情感。
值得肯定的是,几位选手都能从文题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题中“艰难”和“雄健”的含义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艰难”的理解主要通过筛选文章信息和背景资料的呈现来实现,学生理解较为简单;对“雄健”含义的理解,4位老师均能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以比喻手法和对“趣味”的理解作为抓手,让学生逐步体悟作者情感。
不过,几节课也有个共同的不足:老师没有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语言,对文本含义及其承载的情感进行体悟。作为听课者,在学习几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之余,一直在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是否还可以教得更出彩些?尤其在教出文本的精神上还可以有空间探寻。
什么是文本的精神呢?
所谓文本的精神,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或显现或蕴含的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或感悟。这些思考或感悟驱使读者不得不思考一些严肃而又不易解答的问题:人生道路的走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善待生命的美好,如何不负此生、不虚此生……这些问题最终唤起读者精神上的觉醒,牵引读者的灵魂向更高境界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文本的精神是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流露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的,读者只有透过文本中那些有生命、有活力的文字,才能体悟出文字背后所负载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文本语言和文本精神的关系,通过朗读品味文本语言,才能教出文本的“真精神”。
对此,诗人余光中曾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此问不由得让我们清醒,语言的背后有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深藏着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是一个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学科,它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深刻了解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产生清醒的文化意识。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不只是学习字词、名句、文言翻译背诵等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
具体到散文教学,老师自己首先要读出散文的精神。散文,是作者内心的直接独白。因此,阅读散文,就是直接聆听作者的心声,就是与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李海林老师说,散文教学就是以“贴近作者”为纲,组织起“世界”“文本”“读者”的教学。散文教学的关键是从文本中分离出作者的存在。简言之,散文教学总的教学指向应该是引领学生逐步走近作者的内心。
下面,笔者以《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教学为例,作一阐释。
(1)整体感知散文写了哪些人、事、景、物。
对应教学中整体感知散文文本,师生快速感知散文作品中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教学《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从文题入手感知“艰难”“雄健”在文本中的体现。这一点是基础,是为下面教学作铺垫服务的。
(2)作者对自己所写的人、事、景、物有何看法,有怎样的情感倾向。
教学中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具体地说,就是“雄健的精神”内涵是什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何关系?这一步是关键,因为学习散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课文写了什么,而是为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鉴赏关键都在走近作者。而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触摸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流动轨迹,正是走近作者的必经之途。笔者认为,作者所提倡的“雄健的精神”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这种精神具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其二,这种精神还指面对顺逆境遇能泰然处之的精神;其三,这种精神还指幸逢其时,适逢其会的乐观自信的豪迈精神。对“雄健”精神的理解可见教师文本解读的深浅。
(3)读者从何处感受到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的看法和情感倾向。
在散文中,作者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直接呈现,或直接诉说自己的经历,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是把自己隐藏在这些诉说中,隐藏在字里行间,隐藏在语言的细节中。《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就是属于这一种。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对作者情感细加体会,重点对比喻手法的作用和“趣味”的含义进行分析。关于比喻手法,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某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还要从本喻体的关系上进行思考,展开讨论。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作者为什么要用“长江大河”和“旅行”来作喻。笔者认为,用长江大河作比,可产生以下艺术效果:
其一,以长江大河作喻,生动形象,气魄雄伟,动感十足,极具阳刚之美,也能体现作者的个性之美、人格之美;
其二,长江大河奔流不息,穿过崇山峻岭,淌过无垠原野,冲过绝壁断崖,这种精神和气魄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其三,面对长江大河,人们感到自身渺小和无力的同时,更感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升华。没有长江大河的奔腾不息,没有旅人的艰苦跋涉,怎能看到奇绝壮绝的景致,怎能领略悲壮冒险的美趣?
再如,作者为什么要将人类历史的进程比作“旅行”?这一段比喻又承载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是文章第三段教学难点。旅行是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情,对旅行绝大多数人不陌生,用旅行作比,当然有很强的说服力。旅行,人们讲究的是奇、险,一马平川的境地没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常言道:无限风光在险峰。愈险愈有味道,革命亦如此。作者用此作比,是坚信革命最终是会胜利的,等革命胜利时,我们再回头看前面走过的路,曾经的险境不是有了种“冒险的美趣”,有了种“壮美的趣味”吗?这一步的教学是重点,应通过品味语言和深情的朗读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因为作者的感情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需要细心体会,才能有所领悟。
(4)读者对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态度又有什么看法,又持什么情感态度。
这一点应该是散文教学不能回避的一个教学价值。也是进一步强化读者(学生)对作者的体贴和领悟。教学中我们常见老师向学生发问:读完全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读了文章你最受启发的一点是什么?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你是否同意,为什么?其实就是对这一目标的落实。如在教学《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课时,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一位老师问:“祖国艰难的国运已成为过去,那么我们现代人学习这篇文章还有用吗?”
学生作出如下的回答:勿忘国耻;前进的动力;珍惜现在拥有;未来的道路也会有崎岖的道路,雄健的精神仍有现实意义……老师及时引用的“多难兴邦”点示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并深入启发:艰难的国运已经过去,我们的祖国在现在与将来都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一致得出:要拥有雄健的精神。这是对作者在文中情感和观点的认同,也是学生在即将学完全文后的一种精神收获。当然,这一环节用时不宜太多,否则又会陷入脱离文本、泛泛而谈的怪圈。
至此,教师对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教学宣告完成,文本的精神在师生一步步对话和学生朗读中不断得到升华,实现了学生的一次精神享受之旅。
笔者深深感到,要实现“教出文本的精神”这一要求还很艰难,充满曲折险阻,但只要我们拥有“雄健的精神”,做到课前文本解读到位,课中教师导读到位和朗读指导到位,就一定会教出文本的精神,引领学生一起享受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
裴娟,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责任编校:舒 坦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