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大专

更新时间:2024-04-14 点赞:4941 浏览:144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95-3089(2013)22-0-01

一、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数学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要务就是教学,因而普遍着存在“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的“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师普遍扮演着“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的角色。这种状况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使得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对新理念进行主动的构建,并把它自觉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其实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来梳理整合教材内容和选择和配置教学教具,来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通过优化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维展开的过程与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可以达到课堂“三维目标”的渗透和落实的目的。

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避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明确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拥有时间才能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有些老师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一味的讲解,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自己的思维到哪儿,就一定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走,甚至统一标准答案,这无形中摘自:学术论文网www.618jyw.com
就阻止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让学生产生了依赖思想,造成了学生自学能力差的结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教师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又可以让教师教的很轻松。数学教师还因该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善于提出让学生乐于探究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大或很有深度,学生肯定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问题,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或思想实际,大问题小设计化,深度问题浅度化,枯燥问题有趣化。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紧密联系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的设计问题。对于学生的答案,对的要给予表扬和肯定,错的要赞扬他们的勇气,适当做出点拨,必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应该让学生感到,只要回答问题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以激发他们合作探究的兴趣。

三、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营造探究式教学环境

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质疑、探究、表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个人、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逐步提高,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进行探究式教学,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把育人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上。要通过探究式教学教给学生获取的能力和方法。其次,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探究活动。如:探究式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模拟实验,以讲述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研究的方法,建议或实验设计的思路,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在探究式教学当中,组织学生在课外动手计算,动手解决问题,是数学课内探究教学活动的延伸,弥补了课内探究的时间、空间的不足。这样不但可以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当中学习数学。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使学生将其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新问题,能使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有一个切身的体验及认识。在中学数学教学当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摒弃传统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接受的教学状况,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激励学生探究自主的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