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句读人教版教材与王力《古代汉语》中《报任安书》释义与句读比较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26932 浏览:1138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人教版教材和王力《古代汉语》中《报任安书》一文的断句和注释存在很多差异,两本教材都有需要修订的地方。两书编委在下次进行修订时,应该进行适当的沟通。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 王力《古代汉语》 《报任安书》 释义 句读
人教版语文课本是我国高中通行的教材,王力《古代汉语》是我国许多大学通用的古代汉语教材,二者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六)和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校订重排本)第三册均收录了《报任安书》一文。然而,两书对《报任安书》一文的释义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同时二者在文本的断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这些差异主要有:

一、释义方面的差异

两书在对《报任安书》中的重要词语进行注解的时候,存在许多差异。总体来看,大致有以释不同:
1.慎
《文选》作“顺”,今从汉书。(王力《古代汉语》909页)
慎重。(人教版教材98页)
按:王力《古代汉语》此处的注解,指出了《昭明文选》和《汉书》中的一处不同。而人教版教材已经说明,该文选自《昭明文选》(卷四十一)。查《昭明文选》李善注(宋代淳熙年間尤袤所刻之李善註本),笔者方发现,《文选》中此处确为“顺于接物”。①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人教版教材在将《报任安书》选入教材时,所依据的《文选》版本的可靠性有待商榷。
2.为过
见责。过,责备。(人教版教材98页。)
王力《古代汉语》未进行注释。
按:李善注与五臣注本,以及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均未对“为过”进行注释。见,在古汉语中一般为谦辞,“见+动词”一般表示“别人对我(自身)施加某个动作或行为”,如“有何见教“意思是:你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吗?”另外,“过”本身是一个名词,但是往往做动词使用。此处,如果将“为”训为“进行”,将“过”训为“责备”,更符合古代汉语的习惯。同时,笔者认为,人教版的注释“见责”一词中,“见”仍为文言词语,还需要进一步将“见”转化为现代汉语。
3.卜祝
掌管占卜和祭祀的官。(人教版教材98页)
卜,卜官。祝,祭祀时赞辞的人。(王力《古代汉语》918页)
按:如果单看注释,而不看原文,就很难发现这两种注释之间的差别。如果说我们将这两种注释分别和原文联系起来进行的注释的话,就会发现问题。“近乎卜祝之间”这个短语中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有“之间”一词,“之间”一般用在两个并列的短语之后,因此,此处王力《古代汉语》将“卜祝”阐释为两个词语“卜”和“注”,更为贴切,更加符合我国古代的礼制。

4.用之所趋异也

因为所追求的不一样。用,因为。(人教版教材98页)
应用死节的地方不一样。(王力《古代汉语》919页)
按:文选《李善注》:“《燕丹子》:荆轲谓太子曰:‘烈士之节,死有重于太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②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同时《燕丹子》的成书年代要早于司马迁生活的西汉,因此,“但问用之所在耳”当为“用之所趋异也”的来源。“只问用之所在耳”可直译为“只问把它用在哪里”。“用之所趋异也”中的“用”如果训为“因为”,那么“之”将充当代词,“用之所趋异也”只能翻译为”因为它在的地方不一样”,且不如“用其所趋异也”更加符合古代汉语的习惯,这与《燕丹子》中“用之所在”的含义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此处王力《古代汉语》中的注释较为贴切,与该句的出处吻合。而人教版教材的释义,则有待进一步商榷。
5.诎体
诎,通“屈”。诎体,指被系缚。(王力《古代汉语》919页)
卑躬屈膝。(人教版教材98页。)
按:从上文来看,“不辱先”“不辱身”“不辱理色”“不辱辞令”都含有被动义,其中的“辱”皆为使动用法,因此,“诎体受辱”同样应该具有被动的含义。“卑躬屈膝”是一个主动性质的词,同时,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与本文的主旨不合。“被系缚”的意思是“被抓捕”。从下文看,“易服”“关木索”“被箠触”等,都与刑罚或牢狱有关,因此,此处王力《古代汉语》的注解更符合常理。查《文选》李善注本,“诎体”之义,正是“谓被缧系”。③

二、句读方面的差异

1.“无益于俗,不信”和“无益,于俗不信”

两教材对“今虽欲自雕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的断句存在差异。人教版教材为:“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王力《古代汉语》的标点为:“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汉书》(中华书局版)作:“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今虽欲自雕,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可以翻译为:“现在(我)即使想雕琢言辞,用好听的话来掩饰自己,对世人没有好处,不能被信任,只会自取其辱”;“今虽欲自雕,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可以翻译为“现在(我)即使想雕琢言辞,用好听的话来掩饰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世人也不会相信,只会自取其辱”,用花言巧语掩饰自己,很少能直接给别人带来好处或者坏处。将这两种翻译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今虽欲自雕,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一句的标点有待商榷。正确的逻辑应当是,用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没什么好处,人们也不会相信。因此,王力《古代汉语》的标点较为可信。

2.“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与“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两教材在断句方面,还有一处差异。人教版教材作为:“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王力《古代汉语》则为:“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李善注本和五臣注本均没有对该处进行注解。
在古汉语中,“然后”一般翻译为“这之后”。“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可翻译为“在他去世的这天对他进行总体评价,这之后(所有的)是非才能确定”。“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可翻译为“对他进行总体评价,他去世的这天以后(所有的)是非才能确定”。
对一个人进行总体评价,应该是截止到某个具体的日期,比如在学期末,学校会对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做出一个总体评价;在年末,公司往往会对工作人员的表现做一个总体评价。而做出总体评价的日期,往往是确定、具体的,如“2012年3月13日”。因此,从逻辑上看,人教版教材此处的断句较为合理。古语有云:盖棺定论。在某人未去世之前,对他的一生进行的总体评价,往往缺乏科学性。查《文选》(国学整理社版),其句读正为:“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④
从上述例证来看,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六)和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对《报任安书》一文的断句和注解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两书的编委在下次进行修订时,应当进行适当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
注释:
①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574.
②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575.
③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577.
④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580.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7,1,第2版.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三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第3版.
[3]南朝梁·萧统,著.唐·李善注.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第1版.
[4]汉·班固.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第1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