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初探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探讨学位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8173 浏览:254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中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石。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区分相似概念,归纳相关概念,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概念体系。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概念教学;认知冲突
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核心概念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近年高考试卷的分析表明:基本概念不清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强化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将概念有机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能区分相似概念,能归纳相关概念,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概念体系。但目前,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往往采取“注入式”或者“说文解字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概念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例如糖,大家在潜意识中认为糖都是甜的,甜的物质都是糖;蘑菇是植物;所有的树都是一个种等等。这样的错误概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是学生接受正确概念的障碍和阻力。
生物学概念繁多,由于生物学概念的特征、内容不同,彼此之间纵横交错,因此,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概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传递生物学概念。鉴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实践和听课过程中总结出针对不同的生物学概念常选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科学发展史,准确理解概念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多处用大篇幅引入科学发展史的内容,旨在通过学生亲自体验科学发展的艰辛过程,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而能更加准确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如“酶的本质”这一概念,我区的某生物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步步深入地体验“葡萄酒为什么变酸→巴斯德的研究→不同的声音→实验出真知→不懈努力→集体智慧→发展补充完善”等七个环节,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终给酶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即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通过体验思考得出的概念,学生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顾名思义”直接讲述,形象理解概念

生物学中很多概念是按照它实际的特有含义来命名的,如:我曾经在讲解“染色体”概念时就告诉学生,从名称上看就知道是染成颜色的物质,具体含义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又如“质壁分离”,“质”是指原生质层(提示:不能理解为细胞质),“壁”是指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细胞壁,放在一起理解就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就是质壁分离,同时要知道,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才会发生质壁分离。类似的概念还有分泌蛋白,伴性遗传等。

三、构建和认知模型,准确把握概念

1.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就是物理模型。用鲜明和深刻的物质形式再现概念的某种本质特征,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另一方面能让抽象变得具体,能让概念“活起来”。如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利用生物膜结构的科学发展史,引导学生分别画出“水——空气”“水——水(类似细胞膜的环境)”界面双层磷脂的排列方式,结合罗伯特森电镜下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和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推出磷脂和蛋白质的排列方式,最后得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过程化、直观性地掌握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表达式、数理逻辑的图表等。如学习种群增长方式时,通过建立指数函数模型Nt=N0+λt,对生物概念描述更严谨精确。对存在交集和包含或所属关系的生物学概念,可以借助数学集合图加以区分和辨析。例如“激素、酶、蛋白质”“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合作、竞争、捕食、寄生”等概念可以用此表达。通过数学集合的思想,借用图形,使概念好记忆、易理解。

3.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根据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即起固定作用的观念。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达到意义上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而且也使原认知结构中相关观念获得了新的意义。如“细胞呼吸”一节,可采用此模式。让学生把教材中“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转化为三个阶段化学公式模型,然后再合并为一个化学总式后,引导学生把反应物、条件、场所、产物进行“串联”,最后把“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概念综合对比,得到“细胞呼吸”的概念,顺利实现了概念的同化。通过让学生主动获取概念,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以科学方法对知识进行理性的概括。

4.充分展开对比,突破难点概念

所谓比较,就是引导学生对生物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本质特点加以比较。许多复杂的生物概念只有借助于比较,才能区别一般和特殊的属性并突出其特征,明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比如,染色体组这个概念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直接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并掌握其实质的。所以,我在教学中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比较来判断(参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

5.充分利用概念图,构建概念体系

我国学者裴新宁指出:“概念图作为学与教的工具,其强大的功能正日益显现出来。”概念图可以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图示的方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它是用视觉再现知识结构、外化概念和命题的一种方法。
比如在染色体变异概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搜索有关染色体变异的知识,并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搜索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随后,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染色体变异基本知识概念图呈现给大家。在此基础上,用概念图进行知识关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内容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想回顾先前习得的与染色体相关的概念,让学生利用概念图将这些概念进行关联,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这种表征知识的形式有助于教师建立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把握某个知识领域的全貌,理解已有观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习者将新观念与其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将知识融会贯通,发展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在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概念图的身影,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应该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加,适时补充概念图的复习,以便于学生对大容量知识点有整体上的把握。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生物这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将会有更多的名词涌入我们的视野,并进入高中教材。所以,概念教学始终应该是我们教师常抓不懈的内容,也是需要我们倾注思考的内容。概念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奠基高中知识,是日后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提。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策略使这些基本概念轻松、高效地被学生理解、接受并灵活应用。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树立“授之以渔”的理念。
参考文献:
杜伟宇,吴庆麟.论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4).
裴新宁.概念图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张倩苇.概念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导刊,2002(11).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