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体态利用体态语言增强教学效果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6247 浏览:198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与学生的有声语言交流,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体态语言的交流。
体态语言是利用身体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通常使用的体态语言有面部表情、手势语与姿势语。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在《怎样识别形态语言》一文中引用了以下公式:“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体态语。”可见,体态语言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起着有声语言所起不到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体态语言融入了教师的情感,更容易使学生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618jyw.com
受感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交流信息、传递感情的工具。一般说来,柔和而亲切的目光,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消除恐惧心理,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教学研究也表明:课堂上,教师的眼神与学生的眼神接触愈多,其课堂获得学生的喜爱,激发学生兴趣的可能性就愈大,教学效果就愈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眼神,来传递教学信息,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例如,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惊弓之鸟》一课时,一位学生练习朗读课文,第一句就读“断”了。于老师用鼓励性的目光望着那位学生说:“不要紧,你再读两遍就读通了。”结果那位学生试读了两遍,不仅把那句话读通了,还把全文读完了。接着,于老师又用赞许的目光望着他,高兴地说:“大家都像他那样,把课文读一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读得正确、流利。”在这里,于老师既关心帮助差生,又巧于指导学法。特别是他的再次目光,不知对那位学生产生了多大的激励作用。眼神能适时播撒智慧的种子,激发学生求知的。
二、表情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就是心灵之镜。教师的面部表情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涵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接触交流的重要“外显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鲜明地、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使学生得到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由此受到鼓舞和激励,把教师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这样,还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注意的维持,记忆的增强,理解的加深,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有一位教师上《再见了,亲人》一课的观摩课,由于教材表达的感情比较强烈,讲课时,她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进行讲述,再加上富有变化的表情,整堂课学生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气氛活跃。而当学生发言积极、喜形于色时,她又不时地赞扬他们,师生配合默契,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善用富有感情的言词、表情去触动学生的情感,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必备素质。
三、手势
手势也是体态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形象、鲜明、醒目的特点。手势与讲课内容配合恰当,能够化抽象为形象,会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中,有“那猹却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有一位教师就是这样子引导学生比较、鉴赏“扭”的情景的:
师:……“扭”与“转”的意思相近,我们常说“扭转”。这里能不能用“转”字?
生:(思考)好像不能,但我说不出理由。
(教师用手势表示“扭”与“转”的区别)
生:(恍然大悟)“扭”能表现转的灵活和小巧,而“转”不能。
这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中巧妙地运用手势语进行了点拨疏导,很好地显示了课文特定的内容。“省时高效”地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站姿,这样,一是能够使配合讲课内容的形体动作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可以使其他体态语言得到更好的发挥;三是板书,演示教具,放映幻灯等也方便。当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引起学生注意,教师在教室里可以走动,但不可频繁,以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的身姿,要与手势、眼神,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师生情感等相协调,使得整个动作衔接自然,轻松得体,富有艺术魅力,给学生一种和谐美的感觉。这样整体优化,配合默契,方能使自己的教学渐臻佳境。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春县锦斗中心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