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评价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评价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31441 浏览:1453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环境教育是现代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的对比,分析了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现状,揭示了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依据调查数据,找出了现阶段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充分体现的原因以及其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
1674-4810(2012)21-0163-02
一 前言
自步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教学重点。《美国环境教育法》中这样定义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使学生了解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认识人口、污染、资源问题,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第比利斯国际环境教育大会下的定义是:环境教育是各门学科和各种教育经验重定方向和互相结合的结果,它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之能采取更合理的行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我国,尚未对环境教育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环境教育可以简单地解释为: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行为规范,初步掌握保护、改善环境保护的技术,有一定保护与优化自然环境的能力。
在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过程中,除了指出教育是让受教育者积累知识量的过程,还强调了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感、责任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根据我国课程设置和学科的特点,把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对待,推进其进一步发展。

二、现状调查

为弄清地理学科环境教育的现状,笔者特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初高中学生、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调查范围为苏州市太仓高级中学、太仓市实验中学、太仓第一初中、沙溪高级中学和太仓浮桥中学5所中学,共计发放问卷864份,实际回收学生问卷514份,教师121份,家长177份,共回收812份问卷,回收率达9

3.98%,且均为有效问卷。

1.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因涉及人数较多,且为现场填卷,问题设计较为简单明了,多采用单选,问题设置大体包括:对于环境教育的重视度与了解、现今环境教育质量评价、对开展环境教育的支持度、学习科目与环境教育关系调查等。

2.数据整理

调查结果显示,34.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环境知识来源于课内,65.9%的中学生则认为课外是环境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学校课程方面,被调查的514名中学生认为地理、生物是获取环境的主要课程。相同的,教师也认为地理和生物是最应当提供环境教育的课程。
表1学生认为最能获取环境知识的课程
总计语文数学外语生物物理化学地理政治历史其他
514人1203112354826228104
100%2.4%00.6%21.9%6.9%9.4%51.1%

5.5%2.1%0.1% 学位论文www.618jyw.com

表2教师认为最应当增设环境教育的课程
总计语文数学外语生物物理化学地理政治历史其他
121人1012327661650
100%0.85%00.85%19%

1.7%5.8%54.5%13.2%4.1%0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何种教育,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本次调查显示出大部分家长还是赞同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在受此项问题调查的家长中,作者发现年轻家长一般持赞同态度,持反对意见或消极意见的一般为年龄偏大、自身学历较低的家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家长的文化素养越高、社会观念越新,越容易理解孩子接受环境教育。
被调查的三类人群对于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学生、家长大多认为当前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仍需加强,而教师在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出现了较多分歧。
表3学校系统化环境教育现状评价
总人数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学生514722422168
教师1214638334
家长1774786395

3.结果分析

整合本次调查数据,简要得出以下结果:
第一,中学生获取环境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外。在课内,地理、生物、化学是环境教育的主要提供课程。
第二,教师普遍认为环境教育应着重在地理、生物、政治三门课程中实现。由此发现,不管教师还是学生,普遍认为在地理和生物两门课程中,环境教育应充分体现。
第三,81%的家长赞同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环境知识,并倾向于花部分学习时间来系统地接受和掌握环境知识。
第四,根据对三类调查人群的分析,对于现今学校系统化环境教育的落实情况出现不同分类结果。86.6%的学生认为学校环境教育并不理想,学生家长除26.6%的认为学校环境教育落实较好以外,均认为仍有待加强。而教师对环境教育现状的评判则分歧较大,个人认为是教师对于环境教育的态度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前中学生环境教育状况不理想,其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的不平衡导致环境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环境教育愈发受到重视,各地区环境教育也有所发展。但受社会经济水平影响,教育中心地区与区的环境教育成熟度差异较大,以太仓市某中学与该市镇级中学作比较发现,市区学校的环境教育相较而言基础更扎实,在硬件设备、师资力量与活动开展情况上均优于乡镇中学。

2.环境教育的制度化匮乏

2003年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对环境教育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受教育大环境仍偏重“应试”的制约,“指南”终究未能成为“规定”。学校在看待环境教育上并未将其放在重点教育位置上,缺乏系统、长远的教育计划。

3.教师教学环境教育的自身缺陷

首先,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环境教育培训,针对学科特点,地理教师首先应当增强环境知识能力。其次,在教师组织上缺乏完备体系。据了解上海市已经设立了由市教委、环保局等组成的上海市青少年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环境教育方针、计划规范环境教育教师队伍。

4.环境教育重知识轻意识

根据调查,当前学校在环境教育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教育结构单

一、在意识、习惯的培养方面有所忽视。

四、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提出解决措施

根据前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文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学生或教师都认为地理学科应当且便于承担环境教育的责任。这是由地理学科的特性、内容及涉及领域所决定的。如今使用的中学生地理教材中其实已经把环境教育纳入其中。例如,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三册每一单元都涉及“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理论意义与实践方法。所以说,地理科目在中学环境教育方面已有比较系统和扎实的教学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明确对待环境教育的态度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无需再提,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内容,灵活穿插环境教育,注重环境教育的专业性与跨学科性,提高环境知识内容在日常考核中的比例,确立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综合性环境教学目标。

2.系统化环境教育内容,归纳整合成系统化专题

笔者结合苏教版、人教版、鲁教版等中学地理教材,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关于环境教育内容大致有7个主题: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工农业污染的控制、城市生态与生活健康、资源匮乏问题、中国与世界性环境问题。以上所述7点基本已涵盖了环境教育的基本内容。因此,地理教师对其进行系统化梳理能更有效地进行环境教育。

3.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只停留在理论与课堂上是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必须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互相补充,地理教师要主动与学校沟通,利用植树节、地球日、环境保护日等契机,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学习,以便能更好地在自然环境中体会环境教育,掌握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的环保技能,树立环保意识,保证中学生“知”与“行”的结合。
五 结束语
我国中学地理课标中对地理课程性质作定义时提到:“地理学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课程目标包括:“使能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途径”。可见,环境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地理课标的要求。结合作者调查结果,地理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重大,责任也重大。地理教师必须先从自身出发,提高环境教育能力,注重环境教育与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配合,才能推动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可持续发展教育(王民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黄宇.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与方向[J].环境教育,2003(2)
[3]姜冬梅.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王民.论环境意识的组成[J].地理教育,2002(3)
[5]李桂芝.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与探究[J].地理教育,2005(1)
[6]聂影、张超.美国地理国家标准评价[J].地理教学,2000(6)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