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习作唱响阅读与习作协奏曲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26158 浏览:1201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突出“读写的相互联系”,能否从阅读教学入手,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和提高习作方法呢?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在阅读教学中巧妙渗透习作技巧、找到习作的训练点,让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唱响了阅读与习作的协奏曲。

一、靠船下篙,进行片段仿写训练

仿写是阅读课中进行作文训练的一种好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优秀的范文,让学生靠船下篙,练习习作。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教师要精心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段,悉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在水到渠成的状态下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十自然段,作者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描写兵马俑的四种神态。这段文字就可以作为范文,引导学生仿写。习作前,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是兵马俑有了思想、有了情感。 接着用省略号引出还有其他的神态,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交流时指导学生用“有的……好像……”的句式来回答。最后指导学生模仿这一段的写法,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两到三种神态的兵马俑。在一步步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的创作很强烈,习作难度也降到最低。只几分钟的时间,每个学生成功地得到了一次扎实的习作训练。有学生写道:“他们神态各异:有的眺望远方,若有所思,好像在思念家中的亲人;有的昂首挺胸,神态庄重,好像准备随时出战,与敌人一拼死活;有的张大嘴巴,神情紧张,好像在给大家报告敌情……” 不少学生不但写出了神态,还想象了动作,揣摩了心思。这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就精心设计好习作的指导方法,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渗透习作方法,只要几分钟,就能让学生得到及时的习作训练。同时通过想象习作,也填补了课文的空白,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仿写训练,学生靠船下篙,学生容易成功,无形中避免了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618jyw.com
和创作热情。

二、提供范本,进行迁移习作训练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在设计习作练习时,要想方设法为学生降低难度。习作训练中,巧妙地运用写法的迁移,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美的词句,放宽习作的范围,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能很好地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学《槐乡五月》一文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引导学生欣赏槐乡的美。此时,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诗歌《水乡歌》(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 水乡什么多 ?船多。千只船,万只舶,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水乡什么多?歌多。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让学生模仿创作一段《槐乡歌》来表达对槐乡美的赞颂。教师为学生体提供三段范文,(槐乡什么多?槐花多。……槐乡什么美?槐花美。……槐乡什么甜?槐花甜。……)并把书中的相关词语提供给学生(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香喷喷、清香、浓香、醇香、香海……),让学生选择一段来写。有学生写道:“槐乡什么多?槐花多。开遍槐乡的山山洼洼,开满槐乡的坡坡岗岗,到处白茫茫。”这样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用诗歌的形式来赞美槐乡的美,达到了读和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由学到用的过程,达到了读写迁移的目的,真正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课文,只要教师多关注,善于发现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真正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迁移习作训练,耗时少,效率高,何乐而不为呢?

三、寻找规律,引导自主创作训练

掌握一定的规律,往往能够事半功倍,习作也一样。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规律,打开创作的智慧之门。课文《月光启蒙》中幽默、风趣的童谣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有机进行习作训练。在学生读懂童谣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童谣有什么基本特点:字数整齐、押韵、节奏感强等。以一首结构简单的童谣为例(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让学生试着创作一首童谣,提示学生,可以把“毛娃”改换为小动物或其他,抓住特点来写。有学生写道:“老鼠笑,吱吱叫。老鼠跑,被打倒。老鼠累,屋里睡。老鼠坏,没人爱。老鼠叫,吓一跳。老鼠老鼠你真坏。”不少学生都能遵循童谣的创作规律来写,而且内容丰富,能基本做到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随堂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觉得有话可写,学生的习作灵感一触即发。
在训练学生习作其他作文时,也应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如训练用总分方式结构写段落时,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或连贯的。如:在《小镇的早晨》这课中描写小镇热闹的这一段,作者通过船多、人多、农产品多、小摊子多等分别进行了描写。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用这样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就轻松多了。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道。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习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