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主流价值取向理性回归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35412 浏览:1596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陷入个体价值诉求方式实质化、集体价值观念层次化、价值目标认同分层化、价值认同渠道虚拟化等误区,导致了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失去了其应有的位置。要引领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理性回归,必须抓好人性化教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育、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理性回归
: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23-02
价值取向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任何社会中人的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意图和目的。价值取向,即当价值主体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学生培养体制由定向型、封闭式向多元化、开放性的培养体制转型,价值观教育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彰显

一个完善的价值体系包含着多层面、多等级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些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相互说明、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念代表着价值体系的方向和特征,对于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起着统领作用,对价值主体的生活态度、生活信仰、生活行为发挥着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碰撞、斗争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大学生在内容上实现了自由自觉的价值选择,在功能上实现了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彰显大学生价值取向中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现其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必须促使大学生在主流价值层面上体味到社会的存在,更深切地感受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过程中心情的愉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境遇下,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得以最大限度的彰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范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世界眼光、全球思维。高校持续扩招,呈现出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为大学生群体的价值体系扩大了空间。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检验着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判断尺度。当代大学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人才培养社会化趋势日趋明显,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与社会价值文化接轨更加密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得以与社会主流价值交相呼应。以众多大学生自觉参与志愿服务为例,他们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广州亚运会中的表现表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失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建立起了通过财富的物化关系来表现人的价值平等关系,促使价值观中个体意识的生成。而社会认可价值观中个体意识多样性的存在,为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强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娱乐、学术、文化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大学生们不得不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和选择,容易使他们丧失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或陷入选择的困境。大学生主流价值选择的能力被弱化,在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上容易出现迷茫。

1.个体价值诉求方式实质化导致价值取向错位

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用市场的方式解决。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学校之间,形成了一个虚实结合、联系紧密的市场结合体。面对切身利益,大学生个体往往沿着先是诉诸表达、进而发生冲突、最终求得融和的“利益诉求链”来进行。学生们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理念和实际中切实感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性、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过程。他们既对学校管理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渴求得到老师的信任和赏识、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也注重个人设计,强调自己在学校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大学生突出价值观中的个体意识,实质上反映出了不愿被埋没而成为无个性的人的心态。他们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太注重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太强调个性,容易忽视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多种合理、合情、合法的表达方式和行为的运用,进而影响校园的和谐和稳定。

2.集体价值观念层次化导致集体价值认同弱化

高校开放式办学、大众化交流教育模式的逐渐兴起,让大学生对各种思想道德文化的接受和选择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对就业竞争激烈、毕业后大多会“蜗居”、在大城市生活起步阶段的幸福指数低等的预期,以及受到西方以功利为目的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脱离物质利益的空洞口号,而是充满需要、利益的实际活动。他们在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价值观总体认同的情况下,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往往出现在大学生对入党的态度、毕业后的选择、出国留学的目的等方面。当代大学生这种建立在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的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所倡导的重精神轻物质、重义轻利、重集体轻个人的主流价值取向相比,具有功利性、世俗性。高校扩招后,在校大学生数量成倍数增加,特别是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生由原来的固定班级学习变成没有相对稳定的班集体,班级集体观念淡薄,学生间很难形成凝聚力,也难以体会到归宿感,主流的集体价值认同趋于弱化。

3.价值目标认同分层化导致价值认同模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社会主流价值的体现。笔者曾针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的现状问题,对800余名大学生、研究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在对“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认知”的调查中,选择“知道”的为16.7%;选择“听说过,但不了解”的为56.9%;选择“不知道”的为24.2%;选择“不关心”的为2.2%。2)在对“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模糊的原因”的调查中,38.6%的大学生选择“社会大环境影响”;25.5%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够完善”;28.6%的大学生选择“缺乏必要的宣传与教育”;7.3%的大学生选择“不关心”。3)在对“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未来前景”的调查中,6.9%的大学生选择“很乐观”;45.8%的大学生选择“比较乐观”;选择“不乐观”的为43.9%;选择“很悲观”的有3.4%。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现状喜忧参半,急需构建价值认同机制。“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对象比精英教育阶段更为广泛,大学生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现实,加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有的高校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而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科学精神、冷淡人文精神;有的高校通才式教育与现实专业化需求冲突严重”。由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价值认同出现模糊也就在所难免了。4.价值认同渠道虚拟化导致价值取向个人色彩浓厚
“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互联网、多媒体为师生之间利用符号创造教学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课程设置趋向模块化,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大学生热衷于与互联网进行生动、人性化的交流,从教师身上获取实体性知识的比重下降。在过度“自由”的网络环境下,由于没有统一严格的道德约束机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618jyw.com
制, 大学生可以自己决技术允许下的任何事情,他们的行为被赋予了极高的自由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因而,学生很容易淡化道德主体意识,过多地关注自我心境的愉悦,甚至可能做出一些对社会、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有的大学生因过度沉迷于电子游戏而荒废学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暴力、等信息的侵入也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道德主体的判断能力在无形中被弱化。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理性回归

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朝理性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寻找主流价值取向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及其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

1.尊重个体价值,从人性化教育入手,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把人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的最高目标是推进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使人摆脱各种奴役,成为自主、自由的人。事实上,学生既有求真的需要,更有向善、尚美的需要。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励大学生追求卓越的成就感,让他们都有强烈的渴望发展的动机和具体明确的发展目标,从而形成振奋人心、积极向上、精诚合作、自强不息的校园人文精神。学校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管理、课程建设和校园建设当中去,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价值取向。

2.坚持集体价值观,从养成教育入手,培育社会意识

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能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合乎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决定,实现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真正的集体价值观是将大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和超越意识与社会意志、目的、价值、尊严等元素相统一,以增强大学生主体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觉度和敏锐度。可通过搭建管理平台,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通过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提高其主人翁责任感。

3.寻求价值目标共识,从实践教育入手,夯实服务载体

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将自己的价值观、荣辱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为实践崇高、正确的人生价值而努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社会上、实践中检验自己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进而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净化美好心灵。

4.开拓价值认同渠道,从网络教育入手,引领其回归

毫无疑问,大学生在享受到网络信息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容易陷入精神贫困,使其失去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成为“单向度”、片面的人,成为了物的附庸。这需要全社会营造温暖的人文交流环境,更深入、真切地关注大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使其摒弃过分依赖网络世界的虚拟交往行为。其实,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是道德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要促使网络环境中的道德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要依靠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价值标准来判别网络活动,在多重文化和价值的冲突、融合里来发现、发掘高尚的网络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进而内化为网络活动的道德规范。如高校可以将价值引导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强调人要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来发现、发掘高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充分发挥优秀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取向、自觉抵御错误价值取向的带头作用、凝聚作用和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汪晓红,赵军.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德]卡西尔.人论[M]. 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程 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