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职高职高数学和谐课堂构建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3505 浏览:85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国家正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和谐是人们的追求,同样也是教育的追求,职业教育更需要和谐.作为一名职高数学教师,我想到了构建职高和谐数学课堂.以下就当前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结合课改实际谈谈本人对构建职高和谐课堂的看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和谐数学课堂

一、当前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高中的学生因其入校时起点相对较低,数学基础一般是较差的,而职高数学教学的内容较多,包括普高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其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等都比较强,因而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怯而止步.部分数学教师视这些学生为“朽木”而勉为其难地“对牛弹琴”,另外学生视教师为“暴君”而阳奉阴违地“完成差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对立的位置,一旦对立尖锐起来,个别学生会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有的学生会因为和某老师的关系对立而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甚至因此中途辍学,由此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乃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这种不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在职高数学课堂上已经屡见不鲜,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这种对立关系的危害性,明确创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不和谐的课堂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二、 职高数学和谐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首先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就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1)师生关系
教师要发扬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气氛,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师过多地扮演着“学生行为惩戒者”的角色,在学生表现出“越轨”“异端”倾向时,或暴露缺点时,常常得到的是斥责、讥讽、赶出教室甚至体罚,那就会给学生心理蒙上一层可怕的阴影.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情感、微笑以及语言手段来调节和控制教育影响,努力创设积极、让人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形成师生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
(2)学生关系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体现出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成效,培养他们的合作及创新能力.但在现实中,往往存在一些“优生”瞧不起“差生”,不愿与他们合作、探索.而所谓的“差生”又因为基础差、缺乏自信心,产生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干脆不说,说出来还怕被别的同学笑话.作为教师,就得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在上数学课时,分成几个互帮互助小组,每组设一位组长,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让他们在一起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关注、引导、提示、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他们的每一点发现,及时给予鼓励.以情换情,以情育情,使每节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氛围,使优生更优,差生迎头赶上.

(二)其次转变数学教师的观念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所谓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随时代的发展已暴露出它们严重的不足.现在的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仍在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学生成了老师的附庸,一切教学活动都在老师的预设之中.结果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缺少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使数学教学出现了“高耗低效”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在职高班上课,最关键的是管理好这个班级的课堂秩序,不要出什么大的篓子就可以了,像这种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以及呆板的课堂纪律已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合作的伙伴关系,是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的课堂应是为学生设计的而不是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

(三)再次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职高学生中,有很多的学生是属于数学的弱势群体.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基础薄弱,能力低下,毅力不足,兴趣淡然的学生群体.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结合教材,介绍富于独创性的趣事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好奇.在讲圆锥曲线时,讲人类最早通过笔算算出行星——海王星的轨道;讲等差数列时,讲儿童时代的高斯计算1+2+3+…+100=5050的趣事;在讲等比数列时,讲印度国王与象棋发明人锡塔的故事……通过这些轶事、趣事,不但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
(2)设置悬念,从问题答案的新奇、出乎意料出发,从而及时探明由来,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悬念”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是激发学生对数学求知、好奇的有效方法.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多种:
a.用数学史上的趣事设置悬念.如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聪明的阿基米德运用浮力原理,巧妙地列出方程组,准确地称出了王冠的含金量.那么,如何列方程求解答呢?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被这新奇有趣、构思巧妙的题目所吸引,立即展开讨论,开动脑筋,试图揭开这个谜底.
b.向学生揭示数学美,从而使学生逐步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真正的科学和艺术都是美好的.人们总是感到了它们的美才会喜欢上它们.华罗庚说:“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美好,就会带着高涨的情绪从事数学学习和思考,对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为人类的智慧感到骄傲,逐步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感情.如在讲数列求和公式:12+22+32+…+n2=16n(n+1)(2n+1)时,给学生指出此公式是由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提出的.宋朝时我国制酒行业很发达,酒缸要一层一层堆起来.如果最下一层堆100×100个,上面是99×99个,再上层就是98×98个……,由此产生了计算:1002+992+982+…+32+22+12的问题,怎样用简便的方法算出来,古代称之堆垛术.沈括在镇江的梦溪园中用了近十年的时源于:期刊论文www.618jyw.com
间写了著名的《梦溪笔谈》,提出了这个公式,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对数学公式的感情、对科学家的感情被激发起来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用直观的演示实验、精彩的导言均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们个个欲罢不能,急于想从理论上探明答案.

(四)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和方法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已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指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在职高,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其实这也与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关,如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课上只记了笔记却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后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作为数学教师,在高一开始,就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现状,在课堂上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当然课堂教学不能为体现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不管知识要求、学生状况,以及问题是否具有可探究性,要求学生盲目地探究,而应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主动地发现知识,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主动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了解、探讨一些高层次的结论,如数学思想、规律、定理、法则、公式等.否则,只是“表面繁荣”,不是真正的和谐课堂.

三、为构建职高数学和谐课堂应当提早做好充分准备

构建职高数学和谐课堂,需要平常的学习、思考、研究、积累.如何创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可循的规矩,需要教师去探索、发现.但是,毫无疑问,一堂和谐生动的数学课,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也只有构建和谐轻松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雁.论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课改与教研,2007(1).
[2]何晓红.浅谈“和谐课堂”的构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