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声与无声语言运用技艺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7231 浏览:231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驾驭教学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而体态是教学活动中的无声语言。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音”到位。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互相结合、互相弥补,调动教学信息的组织和传达,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活动,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口头语言;体态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生活中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信息和传递知识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驾驭教学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好的教学语言可以做到生动、形象、幽默、机智,能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对完成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使用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语言,它能使听者在绘声绘色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发挥口头语的魅力。爱因斯坦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掌握口头语言,对一名教师而言非常重要。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24—8”时,很多孩子自以为很简单,对教师讲的似乎没什么兴趣。这时,教师灵机一动,用低沉而又略带伤心的语气对他们说:“哎……没劲,家里只有4颗糖了,我请了8个小朋友来家玩,每人发一颗,不够发呀,怎么办呢?”看似“做作”的变声,实际上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2.常用激励性语言。心理学表明:对人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肯定和赞许,能使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得到表扬和鼓舞,会焕发出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如果能善用激励性的语言沟通师生间的思想感情,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以百倍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去努力学习知识。如“你真棒”“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说得非常清楚”等,只要教师不吝啬类似的激励语言,长此以往,必定换来丰厚的回报。
3.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和渲染教学气氛,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又能加深学生记忆。如一位新教师在给一个班上第一节数学课时,这样向学生们介绍自己:“先介绍一下我的毛病,我这个人好动、贪玩,尤其是好下五子棋,同学们谁不服气,我们下课后可以较量。(笑声)上我的数学课,讲课时允许打瞌睡,(学生笑)自己讲不好,还不让人家打磕睡,这不太霸道了吗?(大笑)……”恰切的幽默,是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一个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有力量,有魅力,爱上他的课堂。

二、巧妙运用体态语言

体态是教学活动中的无声语言。在教学语言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以自身表情和体态来表现的。教师只有表现出不做作、不矫揉和不失态,才能使体态语言得到应有的发挥。教师的姿态越自然,动作越亲切,教学效果就越好。
当口头语言不足以表达思想感情时,教师若能将体态语言运用得当,将会对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音”到位。这样,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互相结合、互相弥补,调动教学信息的组织和传达,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活动,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1.表情。表情是精神的外在体现。教师精神愉快,表情亲切,如春风拂面,带给学生的是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若在课堂上出现学生听课不安心、思想不集中等情况,教师可作出凝视皱眉、稍停片刻或抿动嘴唇想说而未说等表情,以提示学生注意;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冷静的默不作声的方法来制止,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也有益于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2.服饰。教师的服饰整洁得体、简洁大方,既能体现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内在素质,又能积极地发挥课堂教学效应。在课堂上,若教师不修边幅,着装不伦不类,其形象很难为学生接受。
3.眼神和手势。眼神是心理和思维的反映。教师走进课堂最先与学生交流的就是目光,这目光无声之中传递给学生一种情感。如果在听课过程中有学生讲话,教师目光一扫或特地注视一下学生,即会起到“此时无声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胜有声”的良好效果。在教学中,学生常以自身的敏感从教师眼神里体察和领悟到严肃、信任、激励的意思,以此端正自己的行为。手势是动作语言,但又区别于哑语,它是紧随着口语和眼神,作出暗示和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动作,既能表达肯定,也能表达否定,还能表现一定的节奏和力度。在课堂上,教师手势动作的运用与眼神一样,都可填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和空白,从而为教学增添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 王 芸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