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传统文化唤醒:语文教学之于传统文化使命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7461 浏览:240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追本溯源,从远古的言语文字教学到独立成科的语文,语文教学一直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如此,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不可避免地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而这种文化意蕴正是语文教学承载的核心任务。在追求文化意蕴的语文教学中,习得语言文字并不是目的,能够使学习者达到文化自觉,实现从对文化的局部理解到全面唤醒才是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挖掘文字内涵、感受文本文化内涵进而使学习者获得文化陶冶。
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把“唤醒”引入教育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知识传递的一种特殊途径,但目的不是“文化传递”,不在于使人单纯地获得死的知识,而在于使人通过对文化知识的摄入,获得人生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达到人格与精神的“全面唤醒”。这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一方面,客观的文化知识被还原于创造的元体验,引导学习者个体打开自己的视野,能够透彻地理解文化,理解历史,理解他人,理解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对这种客观文化知识的主观化,使其完全融入学习者的人格内部,使其与生命同化,从而使学习者可以反观自身,获得对自身及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的更好理解。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是以本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教学内容的,而语言形式以及语言符号所反映的内容都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如基于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等等,这些内容与传统文化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习得这些语言文字知识并不是目的,而足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能够通过知识的习得获得个体内在精神的陶冶;能够通过所摄入的传统文化知识达到个体人格与精神的“全面唤醒”的终极目标。

一、盛衰之变:传统文化在语文中的命运

正如上文所言,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历来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远古的言语文字教育开始,“语文”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期间波澜起伏,多有变化,但语文教学始终记载和传递着我们民族灿烂的文化,与社会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主流文化息息相关。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与现代语文教育相对应的语文课程主要是大语文教育,它集经、史、子、哲为一体,是一种文化教育,既表现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得以积淀、流传的载体。上世纪初,“语文”脱离经学独立成科,语文教学开始有了比较实用的目的,如《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国文字科其要义在使识日用常见之文字,解日用常见之文理……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以开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谋生应世之需要”,《壬子——癸丑学制》又进一步明确了“作简易实用之文”的实用性目的。然而,“语文”并没有因为“实用”的规定而脱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依旧宣扬中国的悠久文化、表彰古代圣贤的嘉言懿行。
新文化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语文课程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其主要标志是新的语文形式——现代白话文,带着科学、的新思想进入了传统语文教育的固有阵地。然而,现代语文课程依旧与传统文化、传统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中国成立之后改“国文”、“国语”为“语文”,语文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态势,传统文化也正是“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随后的“整风”、“反右”以及“大跃进”将语文教学定位于“为政治服务”,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著作以及反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歌颂“总路线”的作品,至此,传统文化开始脱离语文。新时期呼唤语文教学个性的回归,重新确立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进一步彰显了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品格。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已经融入到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之中。

二、文化意蕴:语文教学承载的核心任务

传统文化与语文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文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决定了语文课程知识的文化意蕴,失去文化意蕴的课程知识只能是一副冷冰冰的逻辑框架,一堆失去精神灵动性的符号堆积。而此处的“文化意蕴”是指作为事实性的课程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价值性因素,它涉及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涉及到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信仰和传统文化,涉及到学科知识背后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态度等等。语文课程知识的文化意蕴主要依托教材这一载体来体现。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三峡》、《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观潮》均是描绘自然景物的古代游记短文,其中蕴含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和自然景物的和谐美;《闲情记趣》记叙了作者“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周处》传递了敢于接受批评,勇于悔过自新的美德;《五柳先生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传达了作者淡定自若、洁身自好、超脱世俗的文化修养;《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游记文学之中;陶渊明在《饮酒》中坦言不做官的惬意;杜甫在大雨屋漏的困境中想源于:期刊论文www.618jyw.com
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对社会群体的深厚的爱,体现了“仁爱”这一中国人道德体系中最基本和最崇高的德目……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语文课程知识的确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尤其是传统文化意蕴,它所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爱国主义思想、人格价值观念、人际和谐思想以及社会责任观念。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习得这些语言文字知识并不是目的,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才是意义之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不懈地追求母语文化意蕴。正如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里所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也就是说,母语是民族精神的符号,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昭示着民族的个性与灵魂。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必须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负载中华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包蕴独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智慧,这也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因此,我们认为,母语文化意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源于:论文发表网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