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美国普罗米修斯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23249 浏览:1068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奥本海默(1904-1967),美国原子物理学家,计划负责人,20世纪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之一。他带领他的科学团队为美国成功研制了,但他的成就永久地转变了这个世界,也转变了他的命运。“就像希腊反叛之神普罗米修斯以宙斯那里火种带给人类一样,奥本海默带给人类原子能之火。当他试图要收回这把火,当他警告我们这把火很危险时,当权者就像宙斯一样恼羞成怒地惩罚了他。”由凯·波德(Kai Bird)和马丁·J·舍温共同撰写的奥本海默传记《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成功与悲剧》(American Prometheus: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2005年出版,2006年获得“普利茨传记奖”。
关于“之父”奥本海默的著述有很多,为什么《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并成为未来传记文学的标准?它的非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它同时也是一个年代的历史描述。以往对奥本海默的探讨一般只关注某一个侧面:奥本海默及其科学家团队所进行的科学探讨;以的研制全程对其进行历史的探讨;以政治角度考量麦卡锡主义对奥本海默的迫害;以道德角度探讨给人类和奥本海默本人带来的悲剧;以表层上关注奥本海默的一些个人情况,如相貌、生活作风和傲慢性格,而《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涵盖了有关奥本海默的方方面面:天才的童年,20世纪30年代激进的政治活动,曼哈顿计划负责人,政治上的衰败,每一页都展现出这位总是“招惹”麻烦的科学家的个性。为了收集资料,马丁·舍温花了近20年时间调阅美国及海外的档案中数以千计的电话记录及私人信件,近万页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卷宗,并与奥本海默的亲戚、朋友、同事进行了近百次访谈,后期又用了五年时间与凯·波德共同执笔才成就这部巨著。作者以奥本海默的童年一直追踪到他去世,以各个侧面描绘了人物的基本性格,生动勾画出了一位杰出的、充满抱负的、复杂的、有缺点的人物形象,并对他的政见及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进行了认真的评判和审视。书中记录了美国政府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进行研制的全历程,杜鲁门总统战后匆忙做出的未公开的决定:扩大军备竞赛,爆炸前后奥本海默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所承受的痛苦,全面展示了他的大起大落,因而被称为“首部全面传记”。《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以政治、社会、科学和心理角度全方位地解释了奥本海默一生的辉煌与悲剧,奥本海默的卓越以及由此引起的悲剧使人们对于科学和政治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洞察,他的一生同时也展现了美国的变化,他的个人遭际已经成为探讨科学与政治之间联系的范例。
奥本海默有着一幅异于常人的外表:头颅就像一个一碰即碎的蛋壳,后脑勺很大,脖子很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埃及的木乃伊;眼睛异常的蓝,带有一种警觉而又冷冷的目光,看上去炯炯有神,但又露出冷峻清苦,这种目光只有在泰国猫身上才能找到;以正面看,似乎很英俊,以侧面看,又像是个傻瓜。奥本海默兴趣特别广泛,在哈佛大学做科学探讨的同时,大量阅读托斯托夫斯基、普鲁斯特以及艾略特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他喜欢写爱情诗,还做风景油画,甚至探讨梵语原文的薄伽梵歌,拥有一段强烈的苦行僧经历。他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梵文,还是一个老练的骑手和水手,由此,作者称他为“多产的浅薄的涉猎者”。兴趣过泛使他没有足够的耐心沿着一个专一的方向深入下去,“结果往往是,他打开了一扇门,别的人走进去并有了重大发现。”“黑洞”探讨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拥有异于常人的才华,当其他物理学家的论文做不下去时,他总能给人以灵感和启发,帮助人家完成论文,但是他过于广泛的兴趣使他没能超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保罗·迪拉克(Paul Dirac),也以未获得诺贝尔奖。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出类拔萃,而自己又无法实现,因而不可避开地感到悲哀。
奥本海默性格的多重性导致了他悲剧性的人生,作者娴熟地揭示了奥本海默撕扯的分裂性格,莎士比亚悲剧中主角的所有缺点他都有:雄心勃勃,傲慢,嫉妒,精神宣泄,同情,恐怖,优柔寡断。正是“英雄般”的成就和“背叛”的后果构成了奥本海默经典的悲剧。他的个性像一个“具有截然不同的两极的一个磁体”,一方面,热情似火,极具说服力,有时甚至让人为之着迷,另一方面,又极度傲慢,为人尖刻,让人畏惧,不能容忍一点点委屈。他是一个行为古怪、性格内向、我行我素的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恒久的朋友。他以小就很敏感,很孤独,有忧郁症倾向,“我是一个冷淡而又善良的小男孩”。1923年,时年19岁的他给先前的中学老师写道:“我辛苦劳作,写下了无数的论文、笔记、诗歌、故事和垃圾;我去数学图书馆读书,去哲学图书馆……,我在三个不同的实验室制造恶臭,……读希腊文,失礼失言,书桌里找信件,希望自己死了。”由此读者可以窥见他性格中的混乱、多重性以及矛盾性,实际上,奥本海默承受着“极度忧郁的折磨”,好多年都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他在剑桥大学做探讨期间(1925-1926),变得越来越消沉忧虑,更为糟糕的是,身体上的崩溃和情绪上的失控时不时地出现。他是个工作狂,但他在实验方面的无能遭到了导师的斥骂,为了报复,他竟然把一个带毒的苹果放在了导师的桌上。最后校方迫使他去看精神病医生,他被诊断为精神病的早期体现,没希望救治。奥本海默后来告诉他的朋友费格斯说,他的疾病实际上是由他实验方面的无能和“非常优秀”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之后他去了父亲的故乡德国,在哥廷根大学,他遇到了量子力学的领军人物马克斯·博恩(Max Born),并和其他两位物理学领域的巨人保罗·迪拉克(Paul Dirac)以及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一起进行量子力学探讨,这正是奥本海默求之不得的,也是医好他精神苦痛的良方。在那里只待了短短的9个月,折磨他的病魔就消失了,情感上,他变得非常自信,学术上,他的兴趣也集中了,发表了不少优秀的探讨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1927年回到美国时,奥本海默已经是美国最热门的物理学领域的一颗冉冉新星。
他的绝顶聪明获得了一大批本身也异常聪明的科学家对他的尊敬和赞赏,当美国政府在新墨西哥州的荒野地带设立基地研制时,这位美国物理学界的顶尖人物理所当然地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负责人。为了可怕的知识而将灵魂出卖,奥本海默做了浮士德(欧洲中世纪传说中的人物,为获得知识和权力,向魔鬼出卖自己的灵魂)式的交易,把大杀伤力武器制造推向了顶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