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课堂活力源泉相关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18023 浏览:808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的开展离不开合作集体的建设,在集体建设中,共同价值观的形成、角色的转换、个人接纳感及班级规范等都处于关键位置。
关键词:合作;学习型集体;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89-02
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不仅带来新的课程文化、课程观念,还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班级授课制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把课堂中的学生、教师、教材最有效的整合在一起,让课堂中静悄悄的学生活跃起来,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随着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深入,新旧学习论述也处在不停地交锋之中。在诸多论述中,合作学习无疑是佼佼者。本文拟以实践的角度来谈学习型集体建设的对策。

一、合作学习的界定

对于任何一个任务,人们都可以通过这三种组织形式来实现:竞争、个体化或合作。合作学习就是大家一起工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合作情境中,个感受寻找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小组其他成员的结果。由此可知,合作学习是有别于单纯小组讨论、集体游戏等形式性的活动的。它的论述基础因其类型不同而有所侧重,但总的来说它的论述来源是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群体动力学、动机论述和进展论述等一系列相关论述的。简单说它主要包括社会互赖、积极互动、角色形成、平等参与、共同负责、公正评价、小组奖励、团体反思等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

二、合作学习的渊源

我国先哲早在战国时期的教育名篇《学记》中就阐发了合作学习的思想。《学记》中说道:“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里强调的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相互观摩,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吸取对方的长处,增进学习效果。“教学相长”阐述的是学习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遗憾的是这个观念随着历史的进展逐渐被淡化以至消失了。在西方,以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学生能以互教互学中受益”到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以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教别的学生来获取知识。”这些可以看做是合作学习的萌芽。在18世纪,英国牧师倍尔和兰凯斯特在英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学习小组实践。1806年在美国开设的兰凯斯特学校,把这一思想带到了美国。在美国合作学习受到广泛运用归功于美国教育家帕克,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帕克将他对合作学习的狂热、理念、实践,和对自由、和个性化的热爱投入到了公立学校中来。他为学校班级注入了一股巨大活力,创造了一种真正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上的合作与氛围。在帕克之后,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并将此作为他设计教学法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了大力推广。然而,合作学习的真正兴起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兄弟不仅进行了论述的建设,还进行了实践。由此,合作学习成为美国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潮流。

三、学习型集体建设的实效性对策

“学习型集体是这样一个地方:(1)所有的学生都感觉自己是班级的一员并受到尊重;(2)互动是持续的、面对面的、经常性的和集中于共同的目标的;(3)团结和自我反省都受到尊重和激励。”合作意味着面对一个新的挑战。课堂活力来自学生的热情,学生热情的迸发在于兴趣的激发,兴趣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个人归属感、安全感的建立。任何一个小组或者说是集体都有一些潜规则,包括类似于制度化的和意识领域的。这些潜规则的形成是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如果把课堂看做一个小组,那么在这个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应解决这样几个方面的冲突。

(一)价值观的冲突

价值观被认为是常常引发情绪反应的重要信念。不同的家庭背景使得走进课堂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差别会使冲突激烈,解决的最好途径即通过彼此了解、沟通,相互支持、欣赏的集体互动来化解。“我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的不同或是地域分组,成员一般为4~5人。每天有一个同学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这些事件可以是发生在家庭的、学校的,也可以是在周围生活环境里的。这些故事能够增加彼此的了解,并且在讲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对生活的积极情感。学会倾听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听的过程中欣赏别人、帮助别人,信任紧随其后而来。每周之后对故事进行总结,对做的好的小组奖励。共同的价值观在讲与听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二)角色及其影响力形成中的冲突

巴洛赫认为:“角色有助于小组成员区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明白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和行为。在理想状态下,角色还有助于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和完成任务。”在课堂上或是一个集体里,为了维持彼此的人际联系,小组各个成员以正式形式和非正式分配的角色将对小组保持团结起很重要的正面或负面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和调控在小组角色形成中至关重要。为了组建更好的合作小组,消除成员的消极心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爱好进行分组。这样,每个成员不仅有发挥个人力量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彼此间积极互赖的形成,小组成员间的互补可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习目标的完成。
总之,角色分配应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的原则,以保证小组可以有效地完成目标为前提。比如:在“我的故事”案例中,主持人、记录员、纪律维持者等角色在学习之初由教师指定并加以指导,随着学习的深入,角色可以进行轮换以便让每个人都可体验不同的角色,对不同角色的要求也要随学习的深入而提高。
参考文献:
DidW.Johnson,Roger T Johnson.合作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巴洛赫.合作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