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塑造及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25786 浏览:1113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通过运用人物性格的塑造手法,主要用反讽法及“陌生化”手法,更好地促使人物性格自然而又生动的展现,通过对主人公性格的浅析,充分展现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恋爱、婚姻观。
关键词:人物性格;塑造手法;傲慢;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是奥斯丁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长篇小说,众多评论家以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剖析。这部作品以诙谐幽默、机智又不失反讽的语言而著称,它描写了班纳特一家五个女儿对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策略教学论文,体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理由的不同态度。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小说的精彩看点之一,不论是人物塑造手法还是人物性格的创造与描述,都值得我们推崇与学习。

一、作品中人物性格塑造手法

1.反讽手法塑造人物性格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小说中通过各种反讽手法的运用,既提升了小说主题,即当时社会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目的的婚姻观,更重要的是将各种人物形象,个性生动的展现出来。
反讽源自希腊语eirnia,原属希腊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类型,后成为一种艺术手法,以常用修辞格到被引入文学批评,其含义逐步扩大。小说中的反讽包括言语反讽、结构反讽、情景反讽、方式反讽、苏格拉底式反讽、宇宙反讽和浪漫反讽等,反讽类型复杂,用法多样化。言语反讽是小说常见的反讽手法,体现在语言的表层,在小说的叙述、描写、对话中都能运用,主要起含蓄的修辞作用,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情景反讽则以语言层面深入到小说中一处处独立的场景与情节中。通常体现为作者与读者知道当前或之后故事进展的方向,而小说中人物却毫无知情,于是采取与事实情况不相符的举动,结果大相径庭。结构反讽则以小说的整体结构出发,运用一种包括两种含义的结构特点,构建作品的来龙去脉。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以人物性格的单一化和多面化角度出发,把小说人物分为“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他认为奥斯汀作品中的人物是“圆形人物”的最好代表,即人物的性格是丰满、立体的,并且随着故事的进展而不断变化。
反讽手法在“圆形人物”女主角伊丽莎白上的运用堪称反讽大师的经典,她和达西的爱情进展是故事的主要线索。奥斯丁在其身上使用了大量的反讽,以而塑造出一个聪颖、思维活跃、率真、活泼风趣、独立有主见,不畏权贵,但有时也略带偏执,差点因此失去美好爱情,如此让人喜欢的人物形象。在那个时代,人们崇尚权势与利益的婚姻观,而伊丽莎白的态度不仅与传统观念相悖,以她毅然拒绝了柯林斯牧师的求婚,也显示了她反叛独立的一面。她的爱情深受其性格影响,在彬格莱家中的舞会上,她被韦翰风度翩翩的外表吸引,对他一见钟情,虽然她认为人总会见异思迁,不能看表面上的某个长处或见解就信任他。当局者迷,她完全听信韦翰的甜言蜜语,不理会舅妈的提醒,也不听取朋友夏绿蒂的劝告“别做傻瓜,为一个韦翰而得罪比他身价高十倍的达西”。同时,她又触碰了男主角达西的傲慢,以而产生了偏见。此时,机智过人的她偏偏成了爱情的“傻瓜”,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她拒绝了达西,使两人的爱情之路更加坎坷。作者在人物塑造中运用反讽,嘲笑了伊丽莎白不知自己,不知他人的偏见,以不同侧面展示出她性格中理智和偏见,以而呈现出逼真自然的人物形象。
之后,她经历了克服偏见的曲折过程:以看到达西的信,知道了真相的愧疚,到彭伯里之行对达西产生了爱慕之情并认识到自己的荒唐。此时,妹妹私奔之事的外传,又让她对爱情失去信心,珈苔琳太太的诡计又让她期望的爱情添加了一层阴霾。最后,男女主角感情的沟通,达西再次求婚,令她最终消除了偏见,获得了美满结局。
作者喜剧式地嘲讽了这个“聪慧可人”的女主角,克服偏见,获得爱情和真理是如此不易。正是通过“反讽对照”她性格的前后变化,才更深入描绘了她以“局限的聪慧→陷入偏见→克服偏见→获得真知”的性格变化过程。综上,人物性格后阶段与前阶段的反讽对照,实质上显示着性格在否定中更新,向着更高的意识层次进展。奥斯丁通过丰富的反讽技艺,不但生动展现了小说主角的性格特点,而且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的进展过程。

2.“陌生化”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陌生化”论述源自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其倡导者是俄国文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强调最新的感受,强调事物的质感,强调艺术的具体形式。在《傲慢与偏见》的人物塑造方面,作者成功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塑造与当时社会崇尚的人物截然不同的形象,打破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让人们用不同的视角和心态去面对这种新人物,以而看到社会的另一个面。
在伊丽莎白这个人物的塑造上,作者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法,吸引读者用别样的眼光去重新认识当时的社会和女性。带点叛逆,与社会总的大走势截然相反,她是本部小说中极力赞扬的人物。在当时时代的大背景下,很多女人都渴望嫁给一个有权利地位,财力雄厚的男人,可是她却偏偏一次又一次拒绝诱惑,不仅拒绝了拥有她父亲财产继承权的柯林斯,也拒绝了男主角达西第一次的求爱。这在世人眼中,都是不可思议的。更有代表性的“陌生化”手法是当女主角面对凯瑟琳夫人时,两人针锋相对,女主角面对这位身份尊贵的贵妇人,以不胆怯,当凯瑟琳夫人为了自己的女儿,要伊丽莎白答应她永远不要和达西订婚时。她丝毫没有畏惧,相反却义正言辞:“我早就决定了。我有我的主张,怎么样做会幸福,我就决定怎么样做,你管不了,任何像你这样的局外人都管不了。”以上述这些细节处都显示了女主角并非当时社会贵族女子具有的性格,更不是像她这样地位的普通人会做出的反应。作者通过塑造如此逆向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产生陌生化的感受,慢慢展示了那个时代应该有着或已经有着的为了努力争取自己幸福而奋战的女子形象,她们完全不是男人的附属品和财产,也不依赖于任何人,她们有权利争取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正是这种反转性的人物形象塑造,让读者习惯化得思维一个惊人的逆转,也使得伊丽莎白的形象备受喜爱。
1[3]

二.主人公人物性格浅析(伊丽莎白和达西)
男女主角情感的经历和对彼此的态度是贯穿小说的主要情感线,女主角伊丽莎白以第一次见面对达西产生偏见,到之后韦翰的出现,让女主角的情感经历又增添了不少曲折,再后来,她得知达西破坏了姐姐和宾利的恋情,对达西的憎恨到了极点,拒绝了达西的求婚,并用言语侮辱了达西:“哪怕世界上只剩你这一个男人,也别想说服我嫁给你。”对达西达到偏见达到了顶峰。最后,男女主角感情的沟通,达西再次求婚,逐渐令她最终消除了偏见,获得了美满结局。
伊丽莎白是一位中产阶级的小姐,受过中等教育,是一名绅士的女儿。同贵族阶级相比,家庭地位还是较低下,亲友又是没有教养,常常在公众场合丑态百出,使她自惭自愧。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为她性格中的偏见奠定了基础。
伊丽莎白是十八世纪英国一位中产阶级绅士的女儿,她的母亲世俗又有极强的虚荣心,家有五姐妹,除了大姐通情达理,美貌而又有内涵以外,其他姐妹都和母亲一样市侩,粗俗,她的亲戚们也出身寒微,地位低下。伊丽莎白不仅有迷人的外表,同时又拥有着当时社会女性少有的积极乐观、自我、坚强、清高及智慧。或许正是这样的性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就为她性格中的偏见奠定了基础。让她面对达西的傲慢与无礼时,很自然的打心底排斥他,对达西产生了偏见。迷恋英俊的韦翰,不听好友的劝告。再且不论达西的傲慢,伊丽莎白的偏见,我们先来浅析一下丽萃性格中少女温柔、对爱情有所希冀的一面。
首先,女主角对家人的爱毋庸置疑的。当姐姐(简)感冒生病时,虽然只是小病,其他妹妹和妈妈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但伊丽莎白却固执的在泥泞中独自走了三英里,不顾路途遥远和狼狈相,也不顾世俗的看法——大早上拜访会让人觉得不礼貌,她的心里只有生病的姐姐,直到看到姐姐,照顾到她才安心。还有当她得知是达西破坏了姐姐和宾利的幸福,面对才貌双全又富有的达西的求婚,她丝毫不留情面,断然拒绝。伊丽莎白正是由于对姐姐的爱,使她更加对达西不满,她不会给破坏姐姐幸福的人交往的机会。她不仅对善良又讨人喜欢的姐姐好,同时她对妹妹她也非常关心,即使妹妹和她的性格有着巨大的差别。有一次妹妹莉迪亚要去度假,她不顾妹妹和妈妈怪罪,毅然劝爸爸不要让妹妹去。她担心妹妹的安危,此时她和达西的联系刚刚出现了一些转机,她心里只想着妹妹的安全,全然不顾达西会怎么看待她有这样一个妹妹,毫无隐瞒的把事情都告诉了达西。可见,女主角是一个富有爱心,真心对待家人的人。
女主角性格中一大特点就是她的“偏见”。小说中反应她这一性格的场景很多。在此仅以几个典型的场景来加以论述和说明。她的“偏见”是一种带着偏执的个性,当她与达西第一次见面时,有如下的描述:“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贵,于是他进场不到五分钟,大家都纷纷传说他每年有一万磅的收入。男宾们都称赞他的一表人才,女宾们都说他比彬格莱先生漂亮得多。”就是这样一位风度翩翩,英俊出众,有修养,又有背景和财力的青年才俊吸引着无数少女的目光。显然正直适婚年龄的女主角看到如此有魅力的达西也是有好感的。但当她看到达西对自己举动傲慢,目中无人时,对达西产生的更深的反感,这是一种略带失望的痛心和蔑视,觉得他没什么了不起,根本不值得自己重视。女主角看男主角的第一面就产生了“偏见”。 同时,对韦翰的迷恋也是她性格“偏见”的另一大体现,虽然她是另类的,不为世俗化的婚姻观所蒙蔽,尽管她理性的认为“人总是善变的,不能因为表面上某个有点或过人之处就去完全信任他”,但也就是她,并未完全了解对方,只因外表和浅在的接触就堆韦翰一见钟情,听信他的甜言蜜语。她偏执的爱上了韦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对骗子韦翰的迷恋已被旁人觉察,她的舅妈劝说她要“谨慎”,她的朋友夏绿蒂也提醒她“不要那么傻,为一个骗子而得罪比他身价高十倍的达西”。而以往聪慧过人的她偏偏成了爱情的“傻瓜”,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拒绝了达西的示爱,并偏执的指责达西,深深地陷人对达西的“偏见”之中。
此外,伊丽莎白骨子里就带着高度的自尊心,正直20岁出头,年少轻狂的年纪,虽然是女性,但是她面对权势利益以不阿谀奉承,也不故意接近和讨好。相反,她自尊自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现实的反抗。当面对达西的姨母干涉她婚姻时,她面对的是高傲无比,有地位有名望的贵妇人,凯瑟琳夫人身材高大,是这几个区最活跃的治安管事,村民遇到纠纷,吵架,不安分守己,或哭喊穷苦闹事情时,她总会亲自出面制止,解决理由,平息躁动和不良情绪,才肯罢休。许多人对夫人的名号都略带撼意,面对这样的人物,许多人甚至说不出话来了,能和她对答如流,并且有勇气和她据理力争堪称少之又少了。而伊丽莎白不仅没有顾忌她的地位,更没有被她的傲气所震慑,回复她的是针锋相对的话语“你没有权利来过问我,像这样一种行径,也别想让我坦率直陈。”“我用不着装成和夫人你一样坦率,你可以问我理由,我也可以不必回答。”在面对夫人要求她拒绝与达西结婚时,她又反驳道“和谁在一起都是我的权力,我选择使我幸福的选择,你没有权力阻止和干涉我的决定。”如此有自尊心的回答出自一位中产阶级女性之口,是多么稀有而另类。
其次是对男主角达西的性格浅析。作为终生未嫁只有恋爱经历的女性作家,奥斯汀作品中在主人公大多为女性,她们性格多变,自然而生动。相对而言,男性形象就简单一些,达西也是如此,傲慢是他最大的性格特点。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始终如一,虽然这难免少了些曲折,但却是让人感动的。正因为他如此专一的略带点木讷,更显示出这样性格的他对女主角显示出了如此的傲慢,可见这就让人产生了对达西性格中略带坏坏的喜欢。由于天性的不同,性格外向的人在陌生人面前,比较自然,他们会利用一些话语,用不久的时间就和他们混熟,溶入其中。但有些性格偏内向的人,总是不喜欢,也不习惯和陌生人说话。达西就属于后一种人。他出身豪门,拥有巨额财富和权力,他拥有出众的舞技,但在众多女宾客面前,他宁愿在一旁闲坐也不跳舞,可见其傲慢的一面。等到他爱上伊丽莎白,他不按普通的逻辑去表白,他倾听伊丽莎白和别人的谈话,分明安奈不住自己想和女主角共舞一番,非得傲慢的说是“你难道不想抓住这个机会,和我共舞一番吗?”这种方式,给人太大的自信和傲慢的气焰,不是请人跳舞,分明是与自己跳舞成了别人的荣幸。更显著显示他傲慢性格的是,明明爱上了女主角,就应该创造机会表白。但他却和女主角单独呆了半个小时,达西独自看书,连看都没看女主角一眼。在第一次求婚时,他自信的认为她一定也在期盼着他向她求婚,并且十分坚定她不会拒绝自己,他甚至坦言她身份卑微,与他结亲是屈尊降贵。这是多么的傲慢。在对韦翰的态度上,他纵使知道韦翰的太多缺点,还是不愿说,他觉得时间久了人们自然会发现。当伊丽莎白对韦翰产生了好感,他依然如此傲慢,差点摧毁了自己的幸福。
2[3]

即便这个傲气十足的男子在很多时候,让人觉得有点傲慢无礼,但他的内心,还是充满爱的,他还算是一个大家尊敬的绅士。达西在那傲慢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最温柔的心,一颗打动女主角的心。事实上达西的这一性格特点以一开始就体现出来了。当他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被她的一双美目所吸引。这就证明虽然他的外表如此冷酷和嚣张,但他的内心还是有爱的。其次,在面对韦翰这个骗子时也体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心。当女主角在达西的庄园参观时,女管家的一席话道出了达西的人性特点。她认为达西是一个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忠诚厚道的人。所谓的傲慢只是带一点反叛,不想哗众取宠。并且他对妹妹特别关心,呵护,也充分证明他的爱心。女主角的妹妹莉迪亚与魏肯私奔之事也同样能够真名达西的真实性格。当达西知道此事,他坐立不安。他认为是自己错了,没有把魏肯的真面目早点揭露出来。他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他们,并给了他一笔相当数目的钱。同时又设法让他到军中就职,只是为了让他能够娶莉迪亚,让班奈特一家人所蒙受的羞辱减少。并且为了不让莉迪亚的家人感到愧疚,他隐瞒着这些事。同时为了弥补他拆散宾利和简的婚姻的过错,他向宾利说明了事情原委,鼓励他去见简(女主角的大姐),最终促使两个人喜结良缘。
通过《傲慢与偏见》的赏析,通过探讨作品中人物性格塑造手法,作者运用娴熟的反讽手法,嘲讽女主角在迷恋韦翰事件中的愚钝和偏执。同时又运用“陌生化”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策略教学论文,通过对主人公反叛,与世俗相悖,或偏执或傲慢的全新性格的塑造,给人们展示了再当时大环境下,与众人人生观、价值观截然不同的性格体现。通过浅析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性格中有着的典型特点加以浅析和实际场景浅析,一起见证了主人公曲折的爱情历程。作者歌颂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完美婚姻,并借此表达了她自己对婚姻与爱情观:为了名誉,财富而结婚是错误的;而婚姻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作者既反对为利益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量,男女双方感情积累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参考文献:
郭志娟.反讽在《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塑造上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6).
胡加圣.反讽理解的语境激活和最佳可及性标准——《傲慢与偏见》反讽话语之关联论述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
[3]么孝颖,宁志敏.以会话含义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J].时代文学.2010,(4).
[4]台园园.以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看对话对小说人物性格刻画之重要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3)
[5]Austen,Jane.Pride and Prejudice.Philadelphia:Running.Press,2007.
[6]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责任编辑王文江).
覃礼兰,贵阳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
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