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8808 浏览:34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自信心是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这样,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实际上,学生往往特别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应提倡“欣赏”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假如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多说两句“不错,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话;假如我们在学生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时多说两句“你很有潜力”之类的话;假如我们在学生考试前多说两句“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之类的话,学生就会因此产生信心。自信就是气力,学生有了信心,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终极就能后进变先进,失败变成功。

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锻炼其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和任务之一。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我们更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抗挫折能力。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适应议论文这种文体,掌握它的论证策略,进而学会说理,我在班上搞了两场辩论比赛。辩论前把题目要求及应准备的材料告诉学生,指定八位优等生分成两组作为辩论的正方与反方,把其余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为参加辩论的同学找材料。
学生在找材料的过程中学会了论据收集的策略,在辩论中懂得了怎样突出论点、说明事理。第一场辩论由于准备不足,学生一时无法适应。第二场辩论大有进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且提高了学生积极介入竞争的心理素质。

三、积极进行情感沟通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感受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有其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情感线索去修养品德,去学习知识。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以讲读启发情感,朗读激发情感,写作抒发情感。
讲读启发情感,我们要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并使之贯串全文。以《最后一次报告》一文为例,这篇报告辞激昂慷慨,爱憎分明,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高尚品质,不畏、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以及对前途和胜利布满信心的坚定态度。教师在讲读这篇文章时,要结合报告辞本身的特点,首先搞好范读,力求逼真地扮演好报告者的角色,体现出报告者沉重悲愤、激昂慷慨的情绪,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而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另外,教师可在夸大学生课外反复阅读,仔细体味,做好充分准备后,在课堂上举行演讲比赛,再适时请学生谈理想、谈信念、谈人生。这样育人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朗读激发情感,教师要充分熟悉到语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有着形式,也是作者表达熟悉与感受的媒介和手段,以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写作抒发情感,语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上风,那就是写日记、作文,教师应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亲情和友情是两个永恒的主题,它不但能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而且能以习作中感情亲情,理解父母,识别友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以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有一次练习时,我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父亲》的作文。我先给大家读了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这是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性文章,我看到学生眼中流下了晶莹的泪珠。趁热打铁,我又给大家读了一篇题为《谁能读懂我心中的痛悔》的文章,内容是“我”不能谅解父亲的离家出走,后来“我”被蛇咬伤,父亲背“我”走了几里路,到家后父亲用嘴给“我”毒汁时,“我”的一声断呵断送了父亲的生命,父亲去世的那一天也是文中的“我”泪流成河的那一天。一石激起千层浪,几篇典型的回忆亲情的文章在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在亲情的感化下,下笔如有神。

四、及时进行意志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想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自我约束——意志。做任何事情假如没有意志的介入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意志总是以情感作支撑,情感乃是意志的推动力。由于语文自身固有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总会碰到困难,意志顽强的人会知难而进,而意志薄弱者就会知难而退。因此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结合教材先容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优秀杰出人物的事迹(包括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等),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艺作品的人物形象,以及学习学生自己四周的典型,以而让学生以榜样中汲取食粮,磨练意志。
其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看电影、电视也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在教学《陈涉世家》一文,教师可有意识地推荐学生去看一些有关作者写作《史记》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司马迁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完成这部长篇巨制,以而学习他那种逆境中奋发有为的意志。电影、电视能给人以视听的感受,因此,我们也可以结合课文教学,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观看、收看电影、电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练习学生的意志力。我在每堂课的课前五分钟,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有关意志培养的题目,学生上台演讲,既达到了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口才的练习要求,又是对学生意志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