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温习阶段语文教学工作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3913 浏览:104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试图找寻一种有别于普通中学、适应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策略系统,能实现练习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温习阶段语文教学实践。进入温习阶段时,笔者感到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策略的启发、主体的催生和学习的激活,以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
1教学应该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语文教学进入温习阶段时,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练习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不足,可以推进温习,等等。这是一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纵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事实表明,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有着正相关联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奔腾。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由于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量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果很差,令人身心疲惫,让人悲观失望。
笔者以为,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策略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习质量。
2降低考查或练习的频率和难度,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才是成功的
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主动学习的和条件之间有着因果联系。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足,是语文教学方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结果。偏多的练习,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温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练习,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加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练习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练习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练习同样能让人发现不足。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练习中,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不足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有助于有着的不足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温习。
3管理至上,指导为重,以管理追求效益,以指导收获成就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对策,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以管理追求效益,以指导收获成就,以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能力进展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1)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2)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作用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不足,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以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天生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有着的不足,进行知识的铺垫,才有可能为有效练习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才有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思索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不足的机会。■
(作者单位:河北省涉县职教中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