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14944 浏览:677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标的基本特点。而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客观地接受,阔别了学生的社会生活,致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成了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一)表演——再现生活

语文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在语文教学中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使语文教学与生活贯通为一体,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课文以生命和活力,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每篇课文都是生活的写照,学生学习语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以中获取主观感受。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是最有效的。一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教学时,教师要完成这一时空的转换,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完成教学,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其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回乡偶书》一诗时,可以组织学生编故事,然后分角色扮演几十年后作者告老还乡,回到阔别的家乡时,小孩子向他发问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使学生感受到诗人内心无穷的感慨,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革新教学论文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练习。又如教学《一次成功的试验》一课时,教师可以找来“瓶子、铅锤”等物品,并把课文部分内容大致叙述一下,但不讲结果,让学生做试验。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深深感受到在危险时刻,只有大家团结协作,心有他人,才能摆脱险境,把事情办好,文中的思想内涵不言而喻,道理也就自明了。实践证实让孩子们表演担当角色,是智力开发、培养革新教学论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观察——感受生活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熟悉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练习。
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学生对爬山虎可谓是司空见惯了,但仔细观察它的同学却未几。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捉住特点观察,以而了解到爬山虎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得心应手了,教学任务也就在生活中完成了。教学《火烧云》一课,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傍晚落日时的天空,领略火烧云颜色及形状变化的美景。又如《雷雨》一文,同样指导学生观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变化。这样,学生以课堂走进生活,由生活理解课文,使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三)习作——回归生活

学生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生活,但由于年龄、熟悉、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他们缺乏一双“慧眼”去发现。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敏锐的观察,启发学生搜索生活,捕捉情境,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泉。
引导学生建立“生活资料库”,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使其养成自觉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作文观。作文就是反映我们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写自己最想说的话;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记录到“资料库”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去发现,去体验,去积累,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感受真实。这样学生既养成了写生活笔记的习惯,又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学生有了这个“宝库”,对眼前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感受,就要迫不及待地写下来。如一个学生看到我对成绩好的学生很关心时,她默默地看着、想着,并写下了《偏向》一文,写出了自己对老师偏向的看法,决心也要让老师“偏向”自己。这样的观察日记不仅记录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布满了真情实感。
利用生活大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处处皆文章。如让孩子们搞社会调查“用字”情况,他们以各种形式展开活动。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了人们生活中所出现的不正确的字音和错别字的现象。在介入中,他们有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完全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也摸索出了自己对其纠正的策略。在此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生活的熟悉,无形中也在影响他们关注生活、思索生活,还给作文本来面目——源于生活,体现生活,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习作练习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是课改的新要求,也是学生学习语文、了解生活的一条捷径。教师要以教材中挖掘生活素材,带入课堂。让学生结合生活学语文,教师结合生活教语文,增强学生对语文的体验和熟悉,进展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