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师语文教学中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4044 浏览:118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高师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已成为各类院校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确当务之急。由于培养目标系统的不同,各类院校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也应有所不同。文章提出了高师语文教学应侧重培养的能力,首先是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三是注重作文讲评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具备了较高的自学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讲评能力,会使学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终身受益。
[关键词]高师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作者先容]顾会田(1960-),男,赤峰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硕士,探讨方向为语文教学。(内蒙古赤峰024000)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6-0112-02
在高师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已成为各类院校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确当务之急。由于培养目标系统的不同,各类院校语文教学中能力的陪养也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
笔者以为,高师语文教学中应侧重自学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作文讲评能力的培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上述三种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科技迅猛进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培养高师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深远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由于,只要他们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在今后的以教工作中不断获取能量,使知识之水永不枯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明确自学的作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考入高师的学生,大都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上课时“只用耳朵而不动脑筋”地听教师讲解,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温习,更不留意知识的积累和拓宽。考试前凭一时的冲劲和死记硬背,居然也能顺利通过考试,而且成绩还不低,这就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笔者在开始组织学生自学时,他们既不习惯,也不情愿。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讲解自学和自学能力对于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以思想上提高熟悉。同时,为了使学生自学卓有成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自学计划、设计自学提示。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自学任务,然后课上再进行检查、讨论。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同学,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督促其认真自学。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时间长了学生就会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自解决了学习中的困难,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对自学也就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夸大学生课外自学,是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低,放在课上进行将会影响教学进度,而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之后,就可将学生的自学逐步引进课堂。

(二)紧扣教学重点,围绕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重点和自学提示,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上的具体体现。组织学生自学时,要牢牢扣住学习重点和自学提示。但有些学习重点和自学提示过于概念化,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把握。为解决这一困难,需要教师另外提出一些过渡性的不足。只要学生解决了这些过渡性的不足,那么学习重点和自学提示中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及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围绕这一重点,给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些过渡性不足:本文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议论文常见的论证策略有哪些?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策略?对待文化遗产鲁迅的态度怎样?带着这些不足,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教学资源,并结合教材本身展开自学。通过自学,不仅解决了学习重点中的不足,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过渡性的不足要正确,易理解,带有启发性,确实能起到“桥梁”作用。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要求教师在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仔细斟酌,精心设计。
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求知增强,学习重点和自学提示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那么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将来以教的实际,设计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不足,促使学生确实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

(三)加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个自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应贯串始终。假如教师只将学生的自学提纲提出,而不进行具体、及时、有效的指导,那势必会造成“放羊”的现象,绝不会有什么实效。
教师的指导应该以微观为主,也就是以个别指导为主,这种指导针对性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假如教师指导及时,就一定能够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进一步的自主学习。要切忌毫无目的地讲一些学生已经弄懂的不足。对于带有普遍性、结论性的不足,教师要放在全班进行客观指导,这样的指导不需要过多,要精当,要发挥其全局的指导作用。

(四)认真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受到启发,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把一些疑惑不解的不足搞清楚。教师要掌握学生讨论的“火候”,不到“火候”的讨论,不是“哑巴会”,就是不着边际的“清谈会”。
讨论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小组讨论,如同桌之间、前后左右几个同学之间的讨论。这种讨论不拘形式,不受约束,一般应放在学生认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对自学提纲里的不足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即使是错误的),学生在自学中碰到的不足大多数可以在讨论中解决。另一种形式是班集体讨论。这种讨论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自学中存有不足的答案及解决小组讨论有着的不足。对于易懂的不足讨论时点到为止;对于有难度或不易理解的不足,要进行充分的讨论,甚至是争论。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发表不同见解。全班讨论应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师更要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并对学生的意见作出恰当的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上述四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而且自学能力大为提高,这无疑对学生们今后的进展大有裨益。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口语表达能力是公民的必备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被以为是现代人必备的三大能力之一,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口语表达能力对于高师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由于他们将来要当小学教师,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离开了口语表达,是不可能实现的。假如口语表达能力差,即使满腹经纶,也很难传授给学生。
笔者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练习,主要是以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

(一)充分利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表达练习的机会

在讨论中,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讨论,都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表达力争清楚、正确、完整、生动。开始时,有的同学不用普通话,有的表达不清楚、不完整,更谈不上生动。为此,笔者给学生印发并讲解了口语表达的原则与技艺教学论文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处理好口语表达中的几种联系,即处理好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联系、处理好表述语言与肢体语言的联系、处理好思维与语言的转换联系。在科学论述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口语表达练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革新教学论文普通话培训教材内容和练习方式

我校的普通话培训教材,学生使用后更多的是起到正音的作用,对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特别是刚入学的一些大学生,方言重,普通话会话能力差。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普通话培训教材进行了大胆革新教学论文,增大了口语表达能力练习的内容。或者找现成的普通话会话材料,或者由教师及普通话辅导小组的同学共同编写会话材料。同时,我们也转变了过去普通话培训课重正音、朗读而轻会话的现象,加大了口语表达能力练习的力度。每节普通话培训课都由辅导小组的同学把会话内容提前写在黑板上,上课后,辅导小组的两名同学上台进行示范,教师要给出恰当的评价。然后安排其他同学两人一组,进行会话练习。辅导小组的同学分组检查同学们的会话练习情况。每节练习课还要拿出10~15分钟的时间,选择几组同学,进行练习成果展示,教师给予客观的评价。这样的练习,同学们既感到新鲜有趣,又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收到了较好的练习效果。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