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中对话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16055 浏览:708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其次,这种深层对话体现在知识文化系统的构建方面。文本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知识的有效载体,文本蕴涵着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融合着丰厚的风土人情,通过对话可以极大的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教授《吆喝》时,文章使我们如置身于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浅析就是对文化的品味浅析。听那商贩叫卖声如同听中国民间街头管弦乐队演奏一般。在吆喝声中,我们感受到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个性创作,那抑扬抑扬的叫卖声,使我们领略到旧北京的风土人情。但学生对《吆喝》一文却并不感兴趣,究其理由在于吆喝是一种声音艺术,而文本却是加诸视觉的,这是一个矛盾。因此教师就播放了候宝林先生的相声《转业》以及一些老北京卖各种东西的吆喝声,这一来课堂就活了,学生对吆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了解“吆喝”这种悠久的声音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老北京风土人情的了解。
再次,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在情感上的交流和对话。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陶冶和人文关怀是阅读的重要目的和作用。学生在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时,体验着作者情感过程,学生联系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能促使个人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教授《背影》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爱,这是人间至情。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回忆八年前的情景,那时,作者在北京读大学,得知祖母去世,以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后,父亲去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读书,父子两人在浦口惜别。这本是一次很正常的离别,但想想父亲当时的情景:祖母去逝,差使也丢了,生活陷入了困境,朱自清那时还在读书,生活的压力都压在父亲一人肩上,他对找事的急切可想而知。然而,父亲终究选择了去送儿子,把儿子的平安看得更重。爱子之情,情深似海。这种情感,可写之处很多,但作者却捉住了“背影”来写。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不足:①为什么着力描写父亲的背影?文中写了几次背影?详写的有几次?试浅析。③在《背影》中,你是否看到了你父亲的影子,你是否也曾感受过这如山的父爱?请谈一下你的经历和感受。在《背影》中,与学生一起感受父爱,感恩父爱。再如,教授《信客》,我们不仅了解的是一门已没落的职业――信客,更重要的学习了信客那种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珍贵品格。这种珍贵的品格也正是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所需要的,读《信客》,不如说在洗涤我们的心灵。在设计教学时,教师提问: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没落,你以为信客的精神是否也会没落?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推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层对话,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表层转向深层,逐步接近文本和作者。教师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导引者。
3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所体现的主要形式实在就是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某一不足较为一致的理解、判定或评价。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发起作用,一个是协调作用。发起作用主要是提出某一不足,让学生进行讨论;协调作用主要是教师为了维持讨论的进行,提供诸如热情友好的气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等行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留意倾听,并对讨论结果作出谨慎的反应。教师要尽量少开口,少讲话,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另外,当教师不得不对讨论作出评价时,要尽量作到公平公正,不带偏见和个人感彩。教师要适时地介入讨论,以确保讨论不离开主题,能顺利进行。在一个阶段讨论过后,教师可以作适度的小结,让学生了解当前面对的不足。这样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又标示了下一步讨论的方向。如教授《台阶》时,同学们在预习课文之后先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对文中“父亲”的看法,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同学说:“我觉得这父亲胆很小,这么大的人了,连鞭炮都不敢放。”有同学说:“我觉得这父亲很怪,他辛辛劳苦把屋子造好了,也造了九级台阶了,应该会心满足足了吧,可他坐在台阶上不安闲了,一级级往下挪,坐哪儿都不舒服似的。还有,为什么屋子造好,父亲就老了,他原先不是很健壮的吗?”有同学说:“这父亲整一个就是小农意识,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准备好了才肯造房,就知道窝在家里,他不知道出来打工赚钱再回家造屋子吗?”……
此时,教师意识到讨论有些离题,应及时介入,便微笑中带着严肃的口气说:“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对'父亲'提出了诸多看法。这很好,说明大家都独立思索了。但是,读文章,一是要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二是要把文章中的人物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去,以人物当时的处境、心境去浅析人物的言行思想;三是不能以今天的观念去苛求历史人物。《台阶》是篇小说,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己,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誓愿要造一幢高台阶的新屋,父亲身壮如牛,吃苦刻苦,他坚信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为此,他花了大半辈子时间去准备,终于造成了九级台阶的新屋,心头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但是新屋也使父亲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我们能不能站在'父亲'的态度上去评价父亲呢?”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重新思索讨论这个不足,以而为理解文意打下了基础。
协调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在激烈的碰撞中天生聪明的火花,教师要加强协调,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给学生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活动的指导,是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之后,通过启发教学,引导学生作出创造性的思索,引发学生的充分讨论。假如学生自己能提出自己的批评性意见,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感知和思维的标志--它标志着阅读教学的成功。
对话已是一种走势,一种潮流。它对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使语文课堂教学以预设走向天生,以封闭走向开放,以单向走向多向互动,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进展,推动教学论文教师专业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推动教学论文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推动教学论文了师生联系的改善,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推动了学校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加强对话教学,提高对话艺术,已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王满英《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对话》
[2]李蓉《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与实施对策》
[3]郭睿《主体对话:阅读进展的新境界》
[4]李维鼎《对话“三题”》
[5]对话融合进展——“语文阅读的对话教学对策探讨”
收稿日期:2010-04-04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