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经验谈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10527 浏览:448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朗读能推动教学论文初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品味、体验词语的作用、色彩,受到熏陶感染,还锻炼了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通过朗读,教师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词句篇章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和熟悉水平,还可以检查学生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教师做好示范朗读,精心做好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范读的基本功。教师范读得好,不仅对学生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师具有个性特点的朗读,对学生有着良好影响。如文言文,学生尽管普通话比较正确,但能读出味道来的实在很少。而教师的范读,能够体现朗读中某一方面的特定要求,能让学生以中感受到文言文的味道和气味。在教《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笔者在备课时做了大量的朗读,尤其是经典段落,要反复朗读,读出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等,再给学生范读。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随着模仿,记忆的效果很好。
另外,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有阶段性。如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让学生朗读时,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朗读成为学生动脑的过程。这种朗读不是作为一种简单的形式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实实在在的思索性朗读。思索性朗读有一个条件,即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熟悉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启发式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不足,沟通新的知识联系,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当然,教师的启发和学生朗读的联系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先启后读,也可以边启边读,还可先读后启等。

二、加强语感练习,狠抓文言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在教文言文时,要重视朗读和背诵的练习。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正处于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要让他们学会断句和掌握背诵的技艺教学论文,才能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在教《为学》、《卖油翁》等文言文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可安排这样几个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再是读出轻重和语气;三是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再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最后是探讨性阅读,在读中发现不足。一共读七遍,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努力发挥自己应尽的作用,或是指导,或是评点,或是示范,或是领读。学生熟读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在背诵时,有的学生往往丢三落四,教师要帮助他们捉住每段概括性的关键词,连成“链条”;或根据故事情节进展,理清脉络等帮助记忆。在检查学生的背诵时,给每个学生建立背诵卡,让学生课余时间找老师“过关”。一学期结束,要求背诵的篇目,学生必须到老师处单独背诵完,而且达到规定的分数。另外,采取课堂上的“激将法”,看谁的记忆力最好,背诵得又快又正确,老师表扬并给予高分。有的学生为了能拿高分,提前预习课文并背诵,老师课文刚讲完,竟滚瓜烂熟地把课文背下来了。
而诗歌教学更要花较多的时间,通过表情范读、学生反复朗读的策略,让学生感受诗歌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彩,优美的意境等,理解诗歌的内在思想。

三、以朗读、背诵推动教学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常常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尽管学生接触的生活和可以观察的内容很丰富,但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大量的是需要依靠书本知识提供间接的生活素材。很显然,这就要多读、多背诵;离开多读、背诵等策略,要提高写作水平是很难的。经常朗读、背诵,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使文章中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慢慢变成学生语言储库中的一部分,写文章时也就下笔如有神了。
“读”是语文学习的主线,是素养的储备积累和能力形成的主渠道;“写”是读的自然结果。学生读得多,背得多,听得多,积累得多,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