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激活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3816 浏览:95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天生为真正的思想者、探讨者和探讨者,既是培养学生革新教学论文精神、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需要,也是与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相契合,是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题中之意。

一、诗歌导入,引入探究

中学语文教师在导人新课时,一句隽永精干的名言,一则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能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手中的道具。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介入课堂的主动性、发挥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要善于用不足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优化不足的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探究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夏》时,笔者采用了如下一段语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诗。请看投影,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苦行》,大家一起朗读。‘赤目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以诗中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季节呢?请用一个词描述诗人眼中的‘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回答,教师接着小结:“诗人对夏只有怨气,没有赞赏。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全国着名散文家梁衡的《夏》。”通过巧妙设疑,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对夏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比较中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诵读画面。朗读探究

反复诵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文章不是无情物。”阅读文章的学生更需如此,只有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接受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理由之一。探究性阅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主动、积极的投入,在听、说、读、写的真正实践中去学习、去运用语文。
在教学《夏》时,学生先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音,整体感知课文,放声朗读。诵读文章时,请学生在脑海里想象画面。老师再范读第一、二节,请学生继续朗读余下的三节,要求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读后,请学生大胆地以情感、语言、语速等方面评点朗读。跃跃欲试的学生还可以再做示范。这样《夏》所描写的画面,在初读、师范读、试读、生范读中再次重放,以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感受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课的诵读教学中有一出彩处,就是比较朗读。教师精心挑选了两个句子:“似乎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留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叉想着快打快打。”通过朗读,找出两者的差别:一长旬,一短句;一舒缓,一急促。通过学生试读、评议,在试读、齐读中感受夏季的紧张、急促。在朗读中探究,在探究中朗读。

三、品味美点,捕捉“空缺”

在教学《夏》时,教师主动进行学法指导:“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有着很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你以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体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你以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美点?在品味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要知道,提出一个不足远比解决一个不足更有价值,更重要。”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在诵读几遍后,对文章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因此可以对生动传神的动词(如潜、酿成、挑、举、匍匐、浸),富有体现力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比较的作用,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进行细致品味、揣摩。对文章的理解加入个性化的色彩,理解更为深入。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根据下文,学生可探究出“夏之色”为中性的,通过浅析夏位于“春秋”之间,那么“冷的绿”与“热的赤”之间是什么呢?以“如碧波,如嫩竹”与“如夕阳,如红叶”中可以看出都是具有明显季节特点的植物,那么的植物有哪些呢?在“希望”与“终极”之间的又是什么呢?通过层层设问,捕捉这一“空缺”,使学生对夏之色的理解与作者达成一致,同时激发了学生思维,课堂气氛也极为活跃。

四、发现不足,自主探究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探讨者、探讨者固有的需要。”在教学中,老师留意不足情境的创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介入学习过程,以不足的提出、浅析和解决为载体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主介入。“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有探究的愿望与动力,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在对课文初知内容、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让学生封闭自学、泛泛探讨,而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和小学生身心特点,指导学生在“有疑”之中确立恰当的探讨点:然后针对探讨点,质疑文本、主动探究,以同等的身份去审视教材,并与同学、教师、集体交流。学生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辩论,共同探讨不足,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在互相讨论中不断去伪存真,不仅增加了知识,同时学生体验到成功,锻炼了能力。而且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而获得的知识往往要比单纯由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调控,确保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历代文人为什么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作者为什么不用炎热,而用热烈来形容夏天?”最为精妙的是学生提出了文章第一节“布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三个形容词的顺序与下文描写的顺序不大一致的不足。通过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在探究中确实发现下文是按“热烈、紧张、急促”来写的,作为文章总写的句子,可否进行颠倒后与下文保持一致等富有挑战性的不足。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夏天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章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学生在独立揣摩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进行深入探究。
(责任编辑 吕 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