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24364 浏览:1090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之魂,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总目标中提到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特别是处于新世纪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更是任重而道远。“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因此我觉得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呢?我以为可以以读、听、写、说四个方面来进行教育。
一、读

1.在爱国话题课文教学中直接进行爱国教育

对于阅读课文中一些十分明显的爱国主义内容,我们应及时充分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在《飞红滴翠记黄山》中赞美黄山雄奇壮丽景色的倾向十分鲜明,我们可以用作者描绘的奇峰怪石、古松烟云、日出温泉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情感。教学《过零丁洋》一诗时,我们可以借助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鼓舞学生,把文天祥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的种子洒播在学生的心田。

2.在环保话题课文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存活和进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读《向沙漠进军》一文时,联系实际,谈谈近两年西北地区频发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我们该如何做。引导学生以我做起,以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存活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鸣,那么,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3.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融入爱国教育

在阅读古诗文时,要留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如《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布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应该以此激励学生以小树立报国之志。

4.通过阅读课外读物进行爱国教育

应要求学生“读好书,看好报”,向学生大力推荐爱国主义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爱的中国》、《美国护照中国心》、《我国最年轻的教授陈章良》等。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永远保持一颗赤诚的心,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建国之才、效国之行。
二、听
生活处处有语文。在家里,聆听父兄的教诲,不忘精忠报国;多听收音机、电视机播放的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学校,倾听教师的教导,学会感恩,学会报效祖国;在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时,强化爱国教育。在社会,多听英雄事迹报告,向爱国榜样学习。
三、写
要利用写作练习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文如其人”,一个丝绝不爱自己祖国的人,不可能高歌《祖国啊,母亲》。一代名相范仲淹假如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不可能写古名篇《岳阳楼记》。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的热门,呼唤真情,劝善扬善,忧国家所忧,喜国家所喜,写一些富有浓郁时代气味、布满爱国的文章。通过《我爱故乡》、《故乡变了》、《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等习作的练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不断向校外延伸,以而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说
结合时势热门渗透爱国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文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利用读书报告会、爱国故事演讲会、联系实际辩论会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对当今时势中的“台湾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必将受到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果断反对。把台湾同胞的利益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的任何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正确判定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的信念。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3.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袁妮)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