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5086 浏览:15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学生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多年的数学实践中,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兴趣的火种去点燃儿童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好懂。下面略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不足之处望同仁们斧正。
1 巧设开讲,激发兴趣
我们一般把一课堂可分为开讲、中间、结尾三个阶段,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语,做到一上课就紧抓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我常用的开讲策略是这样的:
1.1 创设情境。我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教室正面墙上挂着镶着黑边的周总理遗像,一上课,打开录音机和幻灯机,投放多幅制作的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上为周总理送行的动人画片:哀乐低沉地回响。我沉痛地开讲:“1979年1月8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一悲壮的情景一下子就牢牢地扣住孩子们的心弦,几十双眼睛却闪着泪花……。
1.2 巧设悬念。我常常以审题、解题入手,根据孩子们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不足,让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学习新课兴趣。如上《爬山虎的脚》一课,出示课题后,我故作惊奇说:“小朋友,我们知道,人有脚,很多动物也有脚,爬山虎是植物,怎么也有脚呢?它的脚究竟是怎样的?看看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文。
1.3 表情叙述。有些课文他们渴求了解知识的油然而生。我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情感的导语:“我们中华民族不但勤劳勇敢,而且以聪明聪明著称于世。你们知道吗?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中国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粗笨的陷在河底的铁牛打捞上来……”。孩子们听后,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脸。产生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浓厚兴趣。
2 启迪思维,升华兴趣
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后教学便进入了,中间阶段。即讲读课文阶段。在这个阶段,我除了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思想感情、进行听说读写练习以外,还特别留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对学生进行思维练习,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升华。
2.1 质疑不足,培养思维的灵敏性。我打破“老师一人讲、学生听,老师满堂问、学生答”的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导的教学理念,经常在课前或课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或议论或质疑,或问难。一次,我上《视死如归》这一课时,我把第一段的段意概括为“被捕”第二段概括为“斗争”,第二段课文只有一句话:“敌人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的阴谋又一次失败了。”我据此把段意概括为“失败”。我刚讲完课文,有一学生站起来说:“第一段是王若飞被捕,第二段是王若飞和敌人斗争,第三段应概括为胜利。”由于敌人的失败就是我们的胜利!由此可见,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敢于给老师提意见,并体现出他们的灵敏思维。
2.2 启发思索,调动的积极性。聪明的火花,往往是在矛盾的撞击中迸发出来的。上课时,我留意设计一些新奇的、能引起学生争论的思索题。如在教《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我问道:“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学生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这时,一学生明白了,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帮助中国人民抗日,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可是他不把自己当作是客人,而是把自己当着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又不是客人……。为此,使学生深深地被白求恩大夫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所感动。
2.3 展开想象,练习思维的广阔性。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我在上课时,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培养创造想象能力,练习思维的广阔性。如教《狼牙山五壮士》讲到“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像什么?”孩子们满怀地说:“像五棵风吹不倒,雷打不动的青松。”“像五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像五座永垂不朽的丰碑。”……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形象在孩子心中生了根。
3 精心结尾,延续兴趣
一个好的结尾会让学生余味无穷,终身难忘。我在阅读教学中留意精心设计,具有思索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结尾,如欣赏一段出色的录音,品味一幅美丽的图画,先容一本课外读物,演示一个科学实验等,把学生在阅读课中透发出来的学习兴趣延续到新的学习中去,做到课尽趣不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教《蝙蝠和雷达》这节课的结束阶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人们以蝙蝠身上得到启迪,发明了什么?“人们以得到启迪,发明了火箭。”“人们以人脑得到启迪,发明了电脑。”……一下子举出了十多个例子,尽管有的讲得不十分准备,但说明学生对这样的不足非常感兴趣。我趁学生兴趣正深时,又提出一个不足:“你以什么得到什么启迪,觉得可以发明什么?”要求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创作活动。这样就把学生以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续到课外,鼓励学生去探讨课本以外的奥妙。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受到:把培养兴趣、启迪思维贯串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刻苦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向科学的高峰不断地攀登!在知识的瀚海里奋力游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