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文阅读提高教学效果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30608 浏览:1430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环节。时下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侃侃而谈,学生茫然不知所云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中的困惑和感受,以教师要自己熟读理解文章并给学生以指导、合作探究多角度倾听、扩大阅读范围等方面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以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无效行为;有效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

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07-02


今年福建高考(微博)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用了《中国周刊》总编助理林天宏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林天宏找来试做了一下,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林天宏说:“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出题老师是人才啊”,“听到真相后我眼泪掉下来”,围观的网友纷纷跟帖调侃。(6月10日《南方都市报》)
自己的文章成了语文阅读题,自己做,然后对照标准答案,不仅拿不到高分,反而只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林天宏感叹自己“幸亏当年没落到出题人手上”。和林天宏一样苦恼的不止一人。早在2009年,原作者周劼人的一篇阅读文章《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15分的题他只拿到了一分。周劼人在博客上这样写道: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
这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又不免有几分悲哀与叹息。林天红、周劼两人的答不出,诚然有出题人过分解读文章、拔高文章题旨的因素,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辛劳一场,学生不知所云的现象。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对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多角度的综合考察,但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见到:课堂上,老师侃侃而谈,浅析的头头是道,学生却昏昏欲睡,听的是不辨东西。碰到测评考试,学生还是和林天红、周劼人一样,答不出所以然来。
不足出在哪里?是老师教法简单还是学生对语文阅读索然无味?语文课本精选的文章,一般而言都是经典,无论以语言、文字还是思想、艺术特点都经过了时间的筛选,为何学生不喜欢,且越学越茫然?细思之,笔者以为,与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行为有关:

一、教师缺乏对文章的认真解读,依照教参的侃侃而谈教学效果甚微

阅读教学,其重点是文章解读,首先是教师自己对文章的解读与理解。实际上正如一位文学批评家所说:“很多语文教师走上了讲台,但没有走进文本。”表象性阅读甚至是以教参解读文章成为教师文章解读时有着的最大不足。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些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是在粗浅层面耗费时间,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熟悉并没有得到提升。很多老师自己对文章没有认真阅读,没有举一反三的理解,甚至一遍也不阅读,在课堂依靠教学参考资料或优秀教案直接走捷径:作品不细读,就急于找一目了然的要点(如找文本中最感人的地方,最深刻的语句,最出色的表达),以为这样就捉住了教学要点。古人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正其谓也。这样引导学生的阅读,学生总以大处着眼,粗解文意,随着老师的思路了解文章大概,没有对文章的反复阅读和理解。所以,阅读教学,一定是老师自己对一篇课文,先要认真、多次阅读,有的文章甚至要看几十遍才能获得一种感觉,才能读出课文的出色之处,然后才有可能把这种感觉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处理、教学设计。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一定是基于教师对作品的精细感受。

二、课堂上重视了言说而轻视了倾听,缺少学生深刻理解的阅读教学效果甚微

在传统教学中,一直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因而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传递为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成为课堂的“独白者”、言说者,却遗忘了“倾听”的能力——以交流为条件的师生间、师生与文本(作者)、师生对自我的倾听。在新课改中,固然提倡交流、合作、探究,但倾听仍然被很多教师忽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的课堂语言组织流畅,但经常对学生缺乏倾听,对课堂中学生提出的不足及回答不能做出正面回应和评价,而是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案例来概括,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思路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不足,忽视了学生的回答,教师和学生对文章理解是各行各道,教师口若悬河,学生一头雾水。再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阅读教学也讲究快节奏: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未完全熟悉,对文章语言尚未咀嚼时,教师就匆匆组织学生进入讨论——理清内容,浅析思路,解读人物,归纳主题,接着,续写结尾,上台表演,课外拓展。高效率的完成了自己设计的教学任务,可是教师的结论能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呢?学生的心灵素养有没有获得提升呢?这种高效率忽略了对文章的倾听,忽略了阅读中最重要的体验和感受,也就剥夺了学生捕捉不足的能力和自己思索不足的机会,当他们自己面对阅读材料时,茫然不知所措就不难理解了。
李维鼎先生也谈到目前阅读教学有着的五个“不足”与五个“太快”的现象:“诵读不足,浅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言意论》)
实在,古人曰: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比匆匆得出十篇文章结论更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课堂上,多让学生阅读文章——或默读,全身心地投入文章中,与文章、作者及文章中的人、事、物进行对话,产生真正作用上的交流、碰撞,享受阅读的滋味;或朗读,感受语言,感受节奏,领悟精神,培养性情。在倾听文章(阅读)过程中,还要倾听自我(独思)。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独立思索的空间,让学生的心灵在自由、宁静的空间中进行畅想,在心灵最深处进行自我的诉说,并让这种诉说发出声音,或在课堂口头表达,与老师同学共享,或流于笔端,形成文字,将理解留于纸上,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言说”,也才是有的对话,做到了真正作用“倾听”。

三、实际教学中学生阅读范围狭小,视野过窄,圄于课堂的阅读教学效果甚微

语文阅读教学,捉住教材是必须的,但不能固守教材。提高效果,必须进行适当的拓展阅读。以课内向课外,由文本到生活,都有拓展的空间。现在的语文课本,基本上都配备了《语文读本》,这是对教材的很好延伸,是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它可以对同一题材的内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扩充,使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限制,这一有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甚至完全浪费了。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给学生留下阅读《读本》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把范围放的更大,优秀的报刊杂志中的选文,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完全可以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人说,语文即生活。语文的源泉是生活,语文教学的根本是生活的体现。以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生活中延伸进展,用生活把教师、学生、课堂、知识连为一体,语文才能体现活力,放射光芒。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文本阅读向生活“阅读”拓展,以课堂小圈子去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以而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总之,适当的拓展,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适当的延伸,更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学习的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索领悟、运用拓展、发现革新教学论文”。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逐步课堂教学的无效行为,才能使阅读教学受到学生的喜欢,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有效工具,才能进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评判能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