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不足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0972 浏览:95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练习。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很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探讨,“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论述和实践的热门。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不足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语感练习的作用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练习,我以为最要紧的是练习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一)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教育部制定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条件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正确判定、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革新教学论文潜能及无穷的思维意识。
(三)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语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以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穷希望,以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语感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以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轻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不足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以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夸大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以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题目?以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之处。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可见阅读的重要。
(三)理性浅析,加强言语实践。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增强语感,使之由低级的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因此,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练习。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能力。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练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