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感教育原则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4427 浏览:118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寓教于乐的原则

这是情感教育系统中的一条核心原则。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懂得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对学习的兴趣与热爱。激发学生在思索探讨的过程中感受到美,体验到乐,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窍门。教师要在教学法中操纵各种教学法变量,使学生怀着欢快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而是在于学生乐不乐于接受教学内容。面对一篇篇课文,如何将这些乏味枯燥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如何使学生将硬生生的学习变得有趣味,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不仅能在文学的沃土中汲取养分,还能在思想和精神上得到洗礼。因此,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来思索、设计和操纵。当我发现班里的学生对网络游戏和聊天有着空前的兴趣和热情,我就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渗透进游戏和聊天的术语,提高他们的兴致,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天子的新装》一课时,我让他们分角色朗读,编排话剧,续写结局等。在教《范进中举》时我让他们观看电影,在笑声中让他们理解科举制度对当时人们的毒害。
老师的教育行为、教学行动不是为了方便、省事地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而是应该留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留意把课文中所包含的真善美等内容,转化为个体感性且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作用与审美作用的融合、统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个人语文素养。比如我在讲《再塑生命的人》的设计中我就让几个学生试着罩住眼睛以座位上走到教室门口,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深刻地感受一个盲人失去光明的痛苦,他们在笑声中感受到海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