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习惯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4547 浏览:143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教学只有加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自己发现和探讨,只有形成“自得语文”的能力,才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语文习惯加强培养尝试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势在必行

当前语文教学中对习惯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令人深思。
1.教师教语文放不开手。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师工作的终极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指出:“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现在,我们对二老的话重视不够,领悟不深,囿于知识注入,嚼得过烂;面面俱到,点滴不漏;注重了学什么忽视了怎么学;越俎代庖,对自学能力的培养放不开手,结果劳而寡效。
2.学生学语文束手无策。
曾经对七八年级的学生抽样调查:你是怎样学习语文的?90%的答案近于“不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论文,更令语文教师犯难:(1)不善使用工具书;阅读课文不求甚解;听课不会做笔记。(2)学课文,写字词,记段意,背中心;学语法,死记硬背,不知运用;写作文,想一句写一句。(3)当众发言,吐舌搔耳,结结巴巴;朗读课文,唱腔拖调,漏、添、倒字,以为注重表情、语气是出“洋相”。书写潦草,以为龙飞凤舞才是“潇洒”。普遍以为学语文就是“写写字,念念词,挖苦深思造篇文”。
如何转变这种情况教学论文,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语文教学境界;教师要“相机诱导”“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看作语文教学的“基本建设”。

二、加强习惯培养有章可循

1.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
良好的语文习惯,内涵丰富,涉及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到底应该养成哪些习惯?课程标准有了具体的要求。在“课程目标总目标”第3条明确提出“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阶段目标”中对各年级又做了具体要求:1-2年级“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3-4年级“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养成留心观察四周事物的习惯”。7-9年级“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这些为语文教学中的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使得语文习惯培养有了明确目标。
2.实验教科书提供了习惯培养的主阵地。
叶老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材。”实验教科书充分注重了“知识——习惯”的贯通,为习惯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体现在:(1)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上,着眼于“能力、习惯”培养,起到了教材引路的导向作用。(2)以单元课文为基点,点点落实;以整册教材为基地,册册相连,这样点线结合,构成自学能力的“体”。
由此,语文教学应得到如下启迪:(1)要善于捕捉教材中能够培养语文习惯的细节,认真辅导,勤抓不懈,特别是一些语文活动,更要想尽办法,使其在“历练”中形成性能。(2)把语文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在具体课文、习题、语文活动中。(3)凡是学生自己能干的,教师决不包办,只做导演、教练,认真扶持、引导。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的一些尝试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教学论文,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精于指导。
习惯具有可传授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指导,向学生传授养成习惯的策略:(1)圈点批注读书法。学习语文的根本经验是多读书、多动笔。圈点批注读书法就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宗旨:重要的字、词、句、段要作记号,写感受。此外,我还教给学生预习课文四步曲:一辨(辨文体)二看(看文章出处、作者、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三读(读课文、读注释)四练(做做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2)作卡片。卡片是“活页”笔记,有方便,易操纵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积累资料最有效的办法。我指导学生作卡片要留意两点:有题目;有日期。特别是字词卡深受欢迎。要求:硬质的纸页如书页大小,每单元一张,写清课题,单字、词语、熟语分行排列,一册书,八张卡。醒目实用。很多学生数得清全册的生字词。习惯形成了,尖子生善于字词引申,无穷度的丰富了词汇。
2.反复历练。
何为习惯?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辞海》)。“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而养成的”。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需要反复的历练。“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体现,好的策略才能随时随地的运用,似乎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3.鼓励督导。
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所以学生往往知难而退,这就要求教师在习惯培养过程中要善于奖励模范,鼓励后进,让学生尝到甜头,产生兴趣。如举行书法竞赛,评优越奖也评进步奖;“课前小插曲”活动施行高分奖励,期末取最高累积分评最佳演讲手;定期进行字词卡、读书笔记、作文集锦等活动的成果展览。再如鼓励多思。“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为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索的习惯,我力求把课堂教学分三步走:教师提出不足,学生发现不足;师生讨论、浅析不足;解决不足。我总是努力做到带着不足进课堂,带着不足出课堂。俗话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郭沫若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探讨,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语文教学只有加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自己发现和探讨,只有形成郭老所言的“自得语文”的能力,才真正达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