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美育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22174 浏览:1043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学科是个特殊学科,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去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以陶冶情操为目的,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首先,要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课文朗读先声夺人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的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浅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二、感受入手,渐入情境

语文课不同于鉴赏批评。有着自身的规律及要求。这就要求教者应善于捕捉信息,以感受入手,使学生直接入情入境。

三、适时点拨,把握内涵

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好的课文不但有完美的形式,更有其内在的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捉住重点,适时点拔,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
总之,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相等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其次,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即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中学语文课本,有丰富的思想,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在那些文质兼优的篇目中,洋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爱,对大自然真挚的感情,这些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
第一:感受课文中崇高的爱国情感
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了爱国主义教育文章,《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芦花荡》、《烛炬》等。在这些文章里,既有对法西斯惨绝人寰地罪行的控诉,又有世界人民面对法西斯口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气节,既有芦花荡中“老头子”抗敌的机智勇敢,又有百万雄师冲破敌阵的势如破竹。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情绪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情绪激昂。老师适时捉住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组织学生阅读名人义士故事书。还利用多媒体,将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气势磅礴;南京大屠杀中国30万同胞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惨不忍睹……通过这些,使同学们明白: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有无数先烈在战争中血洒疆场。在和平普照下的我们要记住过去,记住那些义士,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感受课文中自然之美

在中学课文中,反映自然美的作品,占有一定的数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体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的《沁园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