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感性熟悉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5085 浏览:196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练习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教会学生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以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有着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体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以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熟悉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以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以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近况。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一位教师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是这样处理的:放一段渲染背景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教师用饱含的语言导入课文,让学生轻声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最为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汇报的内容自然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稍作点拔,让其有豁然开朗之感。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感受相当深刻,有人在朗读时还流下了泪水,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前验能可贵的“碰撞”。假如没有亲身去阅读、感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碰撞?

二、改“列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以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浅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练习,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传统的策略教学“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船夫驾驶技术好体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即是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做,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先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先容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先容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有着着双向互动联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碰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缺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常用的策略有: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表演再现,加工教材等。
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迪,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策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以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