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诗审美“三步”教学方式构建与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19948 浏览:857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探讨出了具有一定可操纵性的新诗审美教学对策即在新诗诵读中感知美,在新诗鉴赏中探寻美,在新诗写作中创造美,通过这三个步骤的练习,希望能培养学生新诗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诗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65-02

新诗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教材的选编中已经非常明显的体现了它的重要地位,很多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中学教师开始关注新诗教学的策略探讨。大家都在夸大新诗教学要注重朗读、注重审美的体验,不能一味的以思想性的学习代文性的学习。笔者在鉴戒了很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新诗教学中归纳了一套自己以为比较有效的“新诗审美三步教学方式”。

一、在新诗诵读中感知美

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作用是和声音分不开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语感、语调、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我们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朗诵诗,才能使他们亲身感受到诗歌的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气力。
(一)教师为学生的诵读创设美的情境。情景创设可以是实物展示、可以是图画再现、可以是音乐渲染、可以是表演感受,也可以是语言描绘。以情景创设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但是,情景创设应该根据不同的诗歌来设计。例如:在学生阅读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配上一曲《故乡》,学生的诵读也会随着歌曲所营造的情景而逐渐深入,读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以教学内容出发,只有这样,情景创设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美读的兴趣,使之产生美读的热情。同时,这里要求教师拥有对现代化语文教学媒体和传统语文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师为学生的诵读建造个性化平台。目前的朗读教学的弊端是,教师专心中统一,完美的标准要求学生,只注重整洁划一的朗读,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听别人的朗读,内心产生的感受各不相同,或赞许,或提出异议。就同一个人,同一个内容,随着理解的深入,感受也会发生变化,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朗读来表达。这正是学生对课文不同理解的结果,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命令学生去怎么读,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评,在评中读,如:“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觉得她读得最好的是哪部分?你以为应该怎样读?”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还应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如:我们在学习《秋天》(七年级上册)的时候,对于这首现代诗歌,学生对朗诵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朗读处理截然不同。女生的朗读倾向优美,体现的是秋天温暖愉快的感受;而男生的朗读则刚毅很多,体现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这两者显然没有对错之分,而正是利用了各自的优点体现出了同一事物不同的方面。这样的阅读体验向学生传递了一个理念:诵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有着千篇一律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有属于自我的独特感受。

二、在新诗鉴赏中探寻美

诵读作为新诗学习的敲门砖,是引导学生接触新诗的基本要求,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新诗的音乐美。但是,要进一步的读懂诗歌,领悟诗歌语言背后的深层次的含义,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则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在对新诗进行鉴赏中探寻深层次的美。
(一)挖掘意象美。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结构单位。所以鉴赏一首诗,在诵读的基础上,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在诗中找出意象。有些诗意象单一,全诗只有一两个中心意象,辨识起来比较轻易。如舒婷的《致橡树》的中心意象就是“橡树”和“木棉”,连带着一组意象群: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清凉的泉源,增加高度和衬托威仪的险峰,有些诗由多个或多组意象组成,对学生来说,正确的辨识意象就不太轻易了。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里“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宅兆”、“浅浅的海峡”就是用比喻的方式构成的意象,四个意象分别比喻四个阶段的乡愁,新奇独特。了解了诗歌意象和诗歌意象的组成方式以后,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现当代诗歌的时候,就要着力引导学生深入其中,悟出诗歌中出现的主要的意象,与诗人的心灵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
(二)品味语言美。新诗语言不仅有概念的明确性,即按词典作用来使用它,更有丰富的联想作用或附属于词的感彩,即要有外延又要有内涵,文学语言的这种“张力”,使作品的作用变得极其丰富和复杂,因此只有通过对作品的细读和词语的浅析才能领会。在新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陌生化的观点,给学生讲讲诗歌语言和一般文章或日常语言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明确意识到新诗语言的特殊用法,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超出一般的生动想象正确之类泛泛的熟悉,把细读贯彻在作品字、词、句的教学中,通过字词所表达的作用和它的词典作用的差别,让学生体味新诗语言的体现力或张力,使之尽可能掌握新诗语言的奥妙所在。

三、在新诗写作中创造美

写诗既要有高尚的人格,又要学会运用优美的文辞,这会使学生更赋予理想,语言表达也更优雅。写诗不只是一种技能的练习,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在新诗教学的过程中,将新诗创作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要培养诗话的语感,熔铸精美的语言,仅靠读、背是不够的。更有效的策略是指导学生探讨品味诗歌的语言,进行一定的诗歌写作的尝试,使学生在诗歌探讨与写作尝试中锻炼自己的语言,培养诗话的语言能力。例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的《雨说》一课的过程中,我就对学生进行了诗歌创作尝试的要求。临到上课的时候,忽然天气大变,顷刻间,就大雨倾盆。在学生交头接耳地讨论这场畅快淋漓的大雨时,我随即做了一个决定,这堂课改上前面的一篇现代诗歌《雨说》。固然同学们事前没有准备,对课文完全陌生,但是,在这样贴近环境的氛围中来朗诵,理解诗歌,他们感到很有兴趣。通过一定的朗读,学生自己已经完全能领会这首诗歌的内容。这时,我要求学生仿照《雨说》的前三节,来自己创作一首小小的诗歌。我规定了题目是《七月的雨》,句数不少于十二句,尽量将自己在这场大雨到来时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其他的就没做过多的要求。而我所做的更多的只是一个听众,我所得到的最多的感受就是感动,我被学生平时没有体现出来的才华所折服。他们通过思索整合所写出来的句子,不仅有着一定的诗歌语言的美感,而且有的富有孩子的童真。
(二)提升人文修养。当前真正缺少的是让他们体现的一方小小的舞台,让他们可以尽情驰骋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由的想象,自由的发表对生活的熟悉,自由的进行交流和评价。他们的熟悉可能幼稚,可能偏颇,可能错误,但能得到同学,老师的帮助,指导和认可才是最大的收获。这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才是培养学生进行诗歌学习的终极目的。仍以前面所提到的《七月的雨》那堂诗歌创作课来说,有同学把“雨”比作是“人间的笑剧”,这是一种理解,是我们一般认可的比较理性的熟悉,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有这样独到的见解的,确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的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容是有待商榷的。但是,学生在这样一堂诗歌创作的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兴奋和他们言词中所体现的青少年对人生独占的理解还是深深感动了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新诗写作练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诗人锤字练句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寻求用一个有限的、精确的字去表达比一个字更广、更远、更深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能力就能得到增强。
总之,我们的初中生,正处于十二三岁,最具诗意的年龄,以小浸润新诗,去触动诗思的人生哲理,去沐浴诗情的阳光,就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理解力、情感力。多接触新诗,不仅能注重初中生想象力的自由驰骋,留意饱含诗意生活的真切感悟,同时,留意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敏锐的诗思,使他们的创作潜能得以激活、勃发,永远对世界、对人生保持一种新鲜活泼而美好的感情体验,这才是审美教育的终极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