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漫谈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25244 浏览:1178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运用得好,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很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但热闹语文课堂的背后我们也不容忽视几个值得关注的不足,否则阅读课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发挥不了它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作用。笔者以为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理念下的阅读课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要关注学生兴趣激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可以说兴趣是决定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联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假如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聪明的火花。例如,笔者在进行《伟大的悲剧》一课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自古道:‘胜者为王败者寇’,成功者人人称颂,失败者往往遭人贬损。但是那些失败者们真的就那么一无是处,就真的或改为人们所不齿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有关南极探险的文章。在人类对南极的科考历史中,有两支队伍在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到达了这里,他们一个是人类第一,并且成功返回;另一个是第二,并且归途中全军覆没。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却对第二支队伍进行了高度的颂扬,这是为什么呢?”。这一段话的极大的激起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来的阅读中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思索、互相讨论,很快就得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所以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必要环节。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留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留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欢快;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策略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
二是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如我国先哲孟子夸大“心之官则思”,又如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指出:“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硬要他采取我们的看法。”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思想自由,首先,在教学中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索。如教学中老师的反馈不要过早,以保证学生能在不受老师的影响下作深入的思索;老师对学生的答问不要过早表态,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索,以保证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以而熟悉各种见解的价值。其二,在学生的熟悉发生错误时,老师更要明确:“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任何思想都是宝贵的”,对学生不指责,更不嘲讽,而是小心翼翼地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由他们自己纠正不正确的想法,自己悟出正确的见解。
三是要关注学生基础积累。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出色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在我校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都给学生布置了日常积累这一作业,每次上课前都要找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效果很好。
四是构建和谐、高效的阅读“对话”机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论以为,“对话式”阅读教学是师生以初始文本(学习材料)为话题,在多向的敞开与接纳、交流与碰撞中,实现积累语言、积淀文化、形成语感,进而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再造文本“作用”(完成作品的价值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了认知结构上“建构→解构→重构”三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又形成了学生、文本、教师这“三个主体”围绕文本交互“对话”的联系。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乃至各科教学中的重要策略,我们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合作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索,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究阅读,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转化,提高阅读水平,推动教学论文自我进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