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几个误区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4922 浏览:16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很多教师把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融入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产生线人一新之感。然而,我们也发现由于部分教师对课标领悟不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下列误区。

一、分组讨论成了形式

前不久,我们听了几节课改实验课。发现这些课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都采用了分组讨论(大多是信马由缰式的讨论)的策略,而且美其名曰:合作学习。可能授课教师以为这样就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确,外表看去,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讨论积极,与传统教学手段下的课堂有很大的不同。但实质上,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介入讨论了呢?我们看到的是:有的学生在谈论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的则默不作声。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讨论时,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以及自身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介入,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否则,分组讨论也好,合作学习也罢,都只是个形式。

二、表演内容把握不准

很多教师喜欢采用表演法来辅助教学。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表演杜甫老态龙钟的样子容貌上,这就有点弄巧成拙了,不仅没给教学增色,反而使人觉得有些多余。当然,表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编、演课本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及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可以使课堂“活”起来。然而,这一策略的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而上面提到的这位教师既没有正确把握教学内容,也没把重点放在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上,所以他设计的这一段表演就是不成功的。

三、对学生的评价变了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体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以正面加以引导。”很多实验教师在领会这一精神时,却使评价变了味,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语言含糊,不论对象、不分是非。走进课堂,我们会发现,当学生回答完不足,老师的评价都是“太好了?选”“太棒了?选”“真了不起?选”。这就有些太形式化了。难道所有的回答都应该肯定,都值得这样评价?不尽然吧?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应细化。“太好了”,好在哪里?是语言表达清楚,还是对不足浅析得透彻?应具体说明。评价语言要既简炼又具体,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成绩差、自卑感强的学生,应多给一点鼓励和表扬;而对于学习成绩好、轻易骄傲的学生,表扬宜适可而止。由于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最后,当学生答错时,教师应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课标提倡教师要以积极评价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有错教师也不能说,只是应“尽量以正面加以引导”,使学生轻易接受。只有这样,才是真正领会了课标中有关评价的精神。

四、教师成了“配角”

新课改要求我们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使得有些教师很迷惘,在教学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人以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他们就应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而教师则应是配角。因此,课堂上,他们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结果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而成为一盘散沙,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到底应是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不足、解决不足,把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学生能在多向互动的教学中高质量地学习。
任何一项革新教学论文都是在不断探讨和完善中取得成功的,新课改也是如此。在新课改中,语文教师只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华,努力探讨,大胆实验,才能早日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责任编辑李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