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知识内容建构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5022 浏览:156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理念,为此大家都在积极钻研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确,课改几年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气氛更了、学生更自主了、互动频率高了、书声更响亮了、讨论更热烈了、教学天生更多了、多媒体引进更频繁了等等。实在细察一下,不难发现上述变化主要还是在课堂形式上体现新理念,它们掩饰不了另一个事实,即语文课堂教学的肤浅化倾向,如目标模糊不清、语言品味蜻蜓点水、拓展探究严重游离于文本等。因此,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流于形式,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建构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笔者以为需要切实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思路、对策、效果、资源这五个方面内容作出新的整体建构。

一、教学目标:把准“三维”,和谐共融,注重一课一得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第一个无法回避的不足。“三维目标”主要难在“融”字上,老师们在操纵中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变为“加”字。其理由想必是我们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特点缺乏正确的熟悉。“三维目标”不是一个直线性的目标,而是一个有机融合、螺旋上升的目标。这就犹如我们身体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是靠天天在饮食中同时摄入多种营养成分一样,而非本日先把肚子填饱,明天再补维A,后天再补维C。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制定分条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而非操纵的步骤。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过程和策略”,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在前两个维度中不露痕迹、水融地完成。
教学目标不必要面面俱到,到时只能是什么也没达到。要注重一课一得,将知识要点讲清讲透,能转变成学生的自主能力。如我在设计诗歌的意象教学上明确了这样两个目标:1.明确意象的概念及意象在抒怀诗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赏析有意象的抒怀诗歌,运用意象的策略,尝试创作抒怀小诗。

二、教学思路:理清“三路”,同步共振

叶圣陶先生曾有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作者思路之外还有教师教路和学生学路。对于文章浅析鉴赏而言遵循作者思路是必须的,而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则应以学生学路为中心,让作者思路、教师教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发挥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三路”并非是自然和谐一致的,它们之间有着着不平衡性,由于作者、教师、学生之间总有着着阅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差别。故而需要对它们公道调整,优化教学结构,寻找“三路”的平衡点,以而使其能在教学变化中同步进行,产生和谐共振。
要实现“三路”的同步共振,首先得把握好学生的学路以及透彻领会作者的思路,其次才能在此基础上定好教师的教路。把握好学路关键是要把握好学生的能力点、障碍点、愤悱点、动情点,努力克服学生的思维疲劳和情感冷淡。造成学生的思维疲劳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不足难度太大,学生无以下手;二是不足太简单,学生不屑一顾。学生的情感冷淡与思维的疲劳有很大联系。当学生处于一种疲劳或冷淡状态时,即使文章再美,教师讲解得再出色,恐怕也是一堂烦闷、无味、失败的语文课。所以我们以为实现“三路”同步共振的切入点是设计能激发求知欲,富有启发性、探讨性的难度适中的不足。例如教学《我的信念》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不足:居里夫人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这里我们看到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已经牢牢地衔接在一起,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已在教学的进展中同步产生了高度的共鸣。

三、教学对策:利用“三论”,推动教学论文共生

语文课堂教学对策多种多样,如何选择运用,因人因课而异。我们以为假如在语文教学中能巧妙利用争论、讨论、辩论这“三论”对策,对于转变传统语文课的烦闷、低效和无味会大有裨益,它更有利于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情感的进展。争论、讨论、辩论的顺序是按照理性程度递进排列的。
争论是学生在文本学习中碰到与老师或同学不同的见解时,体现出来的对对方观点的不服和强烈地排斥与否定,是理智程度最低的。争论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是难得的教学进展契机。对此,我们老师应敏感地捉住并促使天生,不可视而不见;同时更应主动放弃“话语霸权”,有意创设争论情境,把语文课堂变为“多言堂”。如在探讨王维的《红豆》时设计了这一问:为何选择红豆来寄相思?生活中不是还有黄豆、绿豆、黑豆么?
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只在争而未定的情况下,大家静下心来,对争论的话题冷静地交换彼此意见,以求得不足解决的一种进展性教学对策。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留意引导、调控,力避讨论的娱乐化倾向。另外,老师还要留意恰当评价,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以引导思维的深入,反对笑而不答、默而不语。
辩论是在争论和讨论都无果的情况下展开的一项理智程度最高、感情最激烈、语言最犀利的唇舌剑的对话。实际教学中,辩论形式不必像辩论会那样正规,可以是两家对阵,也可以是三方互诘;每方不必拘泥于只能由一、二、三、四辩陈辞,凡是每方的支持者皆可出言相助。学生可以在辩论中学会摆事实、讲道理、条分缕析,击对方要害,立自己观点。课堂辩论是争论和讨论的升华,是对不足理解的深刻性和个性化的体现。课堂辩论能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革新教学论文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有三点要说明,一是实际教学中,并不一定要“三论”俱全和循序渐进,应完全根据课堂教学具体情境灵活运用。二是对于有价值、有难度的不足讨论一番,集思广益,恰到好处。但切不可为热闹而讨论,以讨论掩盖教学的虚弱。三是我们老师要保持思维的敏锐性,敢于捉住分歧意见,善于激发引导,如此,课堂才能在“论”中天生诸多“无法预约的出色”。

四、教学效果:达成“三化”,全体共进

在很多不同级别的语文公然课的评课中,我们听到的几乎都着眼于课堂结构是否精巧,氛围是否热烈,媒体运用是否恰当,教学方式是否先进,以及常会在一些小的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清,有的甚至大做文章。总之,重视的大都是课的“艺术”成分,却很少有直接关注课的教学效果,或者说很少有以效果角度来评价过程“艺术”的。众所周知,任何教学行为都直指教学效果,不考虑效果的任何再“艺术”的教学行为都是盲目、徒劳、枉然的。想必这可能是一些老师对新课程“注重过程,淡化结果”的极端化理解所致。那么,好的教学效果是怎样的呢?我们以为语文课的教学效果要努力达成“三化”,推动教学论文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三化”即指活化知识、内化策略、优化情意。
传授知识是任何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任务,语文也不例外。一节课下来,总有或多或少的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长期以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策略主要靠死记硬背,背到后面忘了前面是常有的事。由于缺乏理解,知识点之间也常常发生混淆,即使有的同学能记清,但面对运用时有的就不知所措了。所以传统课堂的知识教学几乎是囫囵吞枣地记些死知识。活化知识就是要求对知识在理解上记忆,在运用中掌握,达到活学活用。
学生觉得语文难学的重要理由之一便是学生掌握的语文学习策略太少。我们以为“策略太少”的理由要么是老师教得少,要么是老师教了,学生掌握得少。前者是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足,后者是老师的教学策略不足。毫无疑问,策略要教,正所谓“授人以渔”胜过“授人以鱼”,只是“授渔”之法不能机械灌输,而要注重内化。策略的内化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习的策略通过必要的练习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而不是作为一种“附加物”让学生去记。被内化了的策略犹如溶入了血液一般,已成为学生内在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为策略的内化必须通过必要的练习才能达成,固然新课标不提“练习”,但不代表不需要练习,这点我们老师务必弄清楚。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要做到两点,一是练习的点应源于文本,注重将文本中所渗透的策略传递给学生,不可游离文本,随意练习;二是要创设多样的练习形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和操纵的练习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